-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传统美德
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准则碰撞 中华民族传统规范《弟子规》 现代行为规范“八荣八耻” 《弟子规》VS“八荣八耻”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李毓秀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对我们的启发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艰苦奋斗为容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八容八耻提出时间 新华网北京2006 年3月8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八荣八耻对我们的启发 “八荣八耻”及时的产生了,它触及了中华民族道德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高屋建瓴般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限。要落实这一思想,最重要的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弟子规 人民VS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泛爱众 而亲仁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学习VS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有余力 则学文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唯才德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劳动VS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有余力 则学文 对饮食 勿拣择 居有常 业无变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诚信VS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团结VS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守法VS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行为VS 以艰苦奋斗为容 以骄奢淫逸为耻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衣贵洁 不贵华 爱国VS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我在《弟子规》里找了进4个小时,都没找到与爱国有关的,就算是有解释起来也相当牵强。 可能有的人就要说了,古人的行为准则还是具有局限性。没学习的必要 但是请大家想想一个关爱群众,团结人民,热爱劳动,行为规范,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尊纪守法的人,会是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吗?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道德“下降” 有的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人们的道德却下降了。 人们的道德真的下降了吗!? 不没有,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在历史上人类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道德准则真空期。 但既然知道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呢?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以史为例,以今为训。” 让古今的道德准则碰撞出的火花来点亮我们寻在道德准则的路。 谢谢观看…. End… * * 讲员——吴俊熙 八荣八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