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史怀古诗鉴赏(修订版)课件
1、结构 例:《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典故 1、投笔: “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8、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9、阳关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0.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11,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也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12,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三、 经典案例 挖掘二者连接点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古诗小结 实战演练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降幡:降旗。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萧萧:风声。 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 解 答 例 题 总 结 方 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 迁 移 训 练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一、明确概念 怀古诗 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怀古词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诗 “咏史”就是翻阅古书,拾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精辟,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注意理解:咏史怀古不等于怀古伤今 二、归纳特点 结构 意象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 (1)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 马嵬、华清宫、汴河 西塞山(古战场)金谷园 (西晋富豪石崇的庄园 杜牧《金谷园》)、秦淮河 、乌 江 亭、隋 宫乌衣巷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2) 思古人—— 西施、屈原、荆 轲、项羽、贾谊、苏武、赵飞燕、诸葛亮、周瑜、隋炀帝、唐玄宗、 4、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5、化碧: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五柳: “五柳” 隐者的代称。 7、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 讨论? 杜 甫 诸 葛 亮 不同 结果 付出 理想 才情 时代 人物 角度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许身稷契,志在匡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