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义成语成因初探同义成语成因初探精选
同义成语成因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ynonymous Idioms
吴乃华
提要 在我们日常所用的四字成语中,同义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形成同义成语的原因有:⑴古代不同“学 派”思想认识的重合;⑵同一典故,不同的概括;⑶外来作品翻译语的演变;⑷不同的造词理据;⑸成语的引申意义;⑹由古、今同义不同字而成;⑺由‘古字通假’而成;⑻古诗、词格律的需要;⑼现代和古代,新、旧成语并存;⑽作者心志的需求和作品艺术效果的需要。
Abstract: In our daily- used four –character idioms, synonymous occupies a certain propor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ynonymous idioms are: ⑴coincidence in an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houghts of different schools ⑵different summary of the same allusion ⑶ evolu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works ⑷different coinage rationale ⑸the implied meaning in idioms ⑹synonymous that made of different words from ancient till today ⑺reasonable and acceptable false use of the ancient words⑻needs of the words and rhymes in ancient poems ⑼coexistence of the modern and the ancient, old and new idioms ⑽the needs of the author’s mind or the needs of artistic effect in the works.
关键词 同义 成语 成因 初探
Key words synonymous,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preliminary study
四字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短语,有的是沿古承袭的,有的是约定俗成的,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大众所喜爱和常用的。我们发现:我们常用的四字成语中,即便是由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概括成的,都有语法结构转换、语素更语序变化摩肩擦踵肩摩踵接接踵摩肩
本文就同义成语的成因这一话题作一探讨,敬乞校正。(下面各条所述内容,仅选两例以示说明。)
一、由古代不同“学派”思想认识的重合而产生:
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主张,各自的学说,但对世事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不可能没有重合的地方,他们的语言也不可能没有殊途同归的地方。比如:要说明“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的道理,各家都有极为相似的如意为“聚沙成塔”的名言警句。类似这样的一些含义相同而语素各异的名言警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集众人的智慧,又衍生出的一些新的词语来。
比如:各家在阐明‘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个道理时,用语就十分接近,从古到今形成的同义成语有(粗线体字,下同):
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鹖冠子《环流》荀子《乐论篇》 屈原 《晋书乐广传》客人见杯中弓影,以为是蛇在酒中,勉强喝下即疑虑而生病,明白真相,疑虑消失,沈疴顿愈,鄱城归舟同何希宪共载剧谈悲歌有感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清 黄遵宪《感事》之七画蛇添足
3、由外来作品的翻译语演变而成:
我国在魏、晋、六朝以及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这些翻译过来的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常用语,并且还产生与之同义的词语。
比如:在唐代道世法师据各种经典编纂而成的《法苑珠林》中,有这样一段话:“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佛教所说的‘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其意是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引申为泛指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形容非常清洁、干净。于是衍生出:
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唐·田颖《揽云台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明·宋濂《贞白堂记》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毛泽东四言诗·祭母文1919年10月不即不离《圆觉经》上卷:“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