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11钠、钾、氯与微量元素检验.ppt
* 3.比色法 利用硫氰酸汞与标本中氯离子作用,生成不易解离的氯化汞和与Cl-等当量的硫氰酸根(SCN-),SCN-与试剂Fe3+反应生成橙红色的硫氰酸铁,在460nm波长处比色,可定量测出标品中的Cl-的量。 Hg(SCN)2 +2Cl- HgCl2+2SCN- 3SCN-+Fe3+ Fe(SCN)3(橙红色) 原理: 评价:略 * 4.电量分析法 原理: 将标本中放置银电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导入恒定电流,银电极在电压作用下不断产生银离子释放入标本溶液中,并与Cl-结合生成不溶性的AgCl沉淀。当Cl-全部与Ag+结合完毕,溶液中就会有游离Ag+出现,使溶液电导明显增加,仪器的传感器和计时器立即切断电流并计算消耗Cl-所需时间。通过测定标本中消耗Cl-所需时间,并与标准液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可换算出标本中Cl-的浓度,用mmol/L表示。 评价:略 * 【参考范围】 血清(浆)氯化物 96~105mmol/L 脑脊液氯化物 120~132mmol/L 尿氯化物排出量 儿童﹤4.0mmol·kg-1/24h 成人170~255mmol·kg-1/24h 钙、磷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氧、碳、氢、氮而居第五、六位,镁含量约居第十一位。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指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 (一)钙、磷、镁的代谢 1.钙代谢 含量:约1~1.25kg,正常人血钙水平为2.1~2.7mmol/L 分布:99%的钙分布在骨组织,其余分布于体液和其它组织中。 血钙 可扩散钙:60% 非扩散钙:40% 钙离子 结合钙 血浆中[Ca2+]、[H+]、[HCO3-]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一、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部位: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进行的,以十二指肠上部吸收能力最强。 影响食物中钙吸收的因素: 活性维生素D3 年龄 钙盐在肠道的溶解状态 乳糖、乳酸和一些氨基酸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 食物中钙磷比例 吸收: 排泄: 肠道:食物中未吸收的钙和肠道分泌的钙, 占人体每日摄入钙总量的80%。 肾脏:经肾排泄的钙占体内总排钙量的20%, 但尿中钙的排泄量随血液中钙浓度的变化而 增减,在调节体内钙平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途经 2. 磷代谢 含量:正常成人含磷600g左右。每kg无脂肪的组织约含磷12g。 分布:体内磷的86%分布于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 血磷: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所含的磷,正常人仅有0.6~1.6 mmol/L,儿童稍高。 血磷浓度没有血钙稳定,它不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同一天也会有较大的生理变化。 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磷的吸收较钙容易。 吸收: 影响食物中磷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有过多的钙、镁离子存在时 排泄: 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量与血液中磷酸盐浓度呈正比。对磷排泄的调节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来完成的。 3.镁的代谢 含量: 血浆中的镁浓度约0.6~1.1mmol/L约占体重的0.03% 正常成人含镁约20~28g. 分布: 约60%以磷酸镁及碳酸镁的形式存在于骨组织中骨骼肌中含镁约占体内总镁量的20%~30%,其余约10%分布在其它组织中;从体液中镁的分布看,细胞内液的镁的含量约占总量的39%,是细胞内仅次于钾的主要阳离子。仅有约1%的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部位:小肠上段吸收,吸收率只有30~40%。 吸收: 天然食物中很丰富,很少发生镁缺乏。 排泄: 肾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途径,也是血浆镁水平调节的主要器官。 (二)钙、磷、镁代谢的调节 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进行调节 1.甲状旁腺素(PTH): 2.降钙素:多肽类激素 3.1,25-(OH)2-D3 : PTH的靶组织是肾脏、骨和小肠 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维生素D在肝肾经羟化作用转变而成的。它的靶器官是小肠、骨和肾。 钙、磷的生理功能 1.Ca2+的作用: ①作为凝血因子之一 ②增强心肌收缩,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 ③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 ④是许多酶(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也是 其它一些酶(维生素D3-1α-羟化酶)的抑制剂。 ⑤激素的“第二信使”. 2.磷的作用: ①参与体内核酸、核苷酸、磷脂、磷蛋白等重要生物分 子的组成。 ②在物质代谢中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及多种磷酸化的中间产物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