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湿阻.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湿阻

中医内科学 湿 阻 目的与要求: 了解湿阻的概念、范围。 熟悉湿阻的病因病机。 掌握湿阻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概述 定义: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 源流 《素问》 指出湿邪为病与自然环境、气候有重要关系。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 湿邪致病的表现、治法、禁忌。 《临证指南医案》 记载有治疗温病的大量医案,为温热病的辨证用药提供了笵例。 《温病条辨》 倡导三焦辨证。 范畴 湿阻中焦脾胃 肢体困重、脘腹痞闷、纳食呆滞、 舌苔厚腻、脉濡 治疗原则 祛湿健脾 预后 本病一般传变很少,变证不多,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预防与调摄 忌生冷、肥甘,饥饱有度, 避潮湿涉水 若湿阻已成,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宜。 对于常患湿阻者,每逢夏令梅雨季节,用藿香、佩兰、脉芽煎水作饮料。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 易思 几种假说: 1、血液循环系统说 2、内分泌系统说 3、胸导管、血管、神经系统说 4、微循环系统说 5、淋巴系统说 6、中焦胰腺说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壅滞症、肠道易激综合征、水电解质失调、某些维生素缺乏症。 范围 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 病因 久居湿地 外因 涉水作业 气候潮湿 嗜食生冷肥甘 饥饱失常 素体脾虚 大病失调 内因 病理示意图 外湿 内湿 脾胃 运化失职 热为湿遏 湿为热蒸 中阳不健 损伤脾阳 湿从热化 湿遏热伏 湿从寒化 寒湿相合 湿热蕴蒸 寒湿困脾 重、闷、呆、腻、濡 湿阻的病位在脾胃, 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 病变有寒化、热化之异。 诊断 1、临床表现:重、闷、呆、腻、濡 2、体征:无器质性改变,实验室理化检查正常 3、起病与夏令梅雨季节,地域潮湿有关。 4、起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 鉴别诊断 湿温:湿热留于气分,传变入营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不退,身重而痛,脘痞闷。病情重 湿阻:湿阻中焦,脾胃失于健运,临床表现以重、闷、呆、腻、濡为特点。病情轻。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寒热 寒湿----身重而寒,无汗,脘痞闷胀,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 身重有热,汗出,脘痞似痛,不喜揉按,甚至拒按,口苦而粘腻,尿赤,苔黄腻,脉濡数 祛邪----祛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清热化湿) 扶正----健脾益气 分型论治 主证:四肢困重,脘腹胀闷,纳呆 湿困脾胃 症状: 主证+头重如裹,恶寒,口淡无味便溏 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湿热中阻 症状:主证+脘痞闷似痛,身热口苦,渴不欲饮, 尿赤 舌红 苔 黄腻,脉 濡数 清热化湿 王氏连朴饮 治法: 方药: 脾虚湿滞 主证+脘腹痞闷喜揉按,神疲乏力,口淡,便溏 舌淡齿印,苔 薄腻 脉濡缓 健脾化湿 香砂六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症状: 治法: 方药: 祛湿药用时过久量重 湿未去而阴先耗 素体阴虚 湿从热化,伤及胃阴 合用甘淡生津,甘寒增液之品----生津养阴而不助湿: 沙参、石斛、芦根、生地、梨汁 清热化湿而不伤阴:荷叶、滑石、苡仁 1、湿阻蒸热,头痛脘闷: 藿香、杏仁、茯苓皮、厚朴、木防己。 2、湿阻泄泻 藿香梗、茯苓皮、大腹皮、麦芽、厚朴、陈皮。 3、湿阻身痛 白术、桂枝、苡仁、茯苓、蚕砂、木防己 《叶氏医案》 * * 中医内科学 * * *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