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定稿)限张.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缺陷(定稿)限张

第十一章 免疫缺陷 (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 11.1 免疫缺陷 11.1.1 免疫缺陷的概念 免疫系统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11.1.2 分 类 1.原发性(PIDD)和继发性(SIDD) 继发性-发生在其他疾病基础上或理化因素、营养障碍所引起的免疫系统暂时或持久损害,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2. PIDD:体液ID、细胞ID、联合ID、吞噬细胞ID和补体ID 11.2 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 11.2.1 感染 严重 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感染可表现为反复性和持续性。 进行性:两次感染之间并无明显间隙。   11.2.2 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 T细胞IDD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等居多。 11.2.3 伴发自身免疫病 原发性IDD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 正常人群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大约为0.001%~0.01%,而免疫缺陷者可高达14%,以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较多见。 红斑狼疮 11.2.4 多系统受累和症状的多变性 可累及呼吸、消化、造血、内分泌、骨关节、神经和皮肤粘膜等出现复杂的功能障碍和症状。 在临床表现上高度异质. 不同的免疫缺陷病由免疫系统不同的组分缺陷引起,因此症状各异,且同样疾病不同患者表现也可不同。 11.2.5 遗传倾向性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15岁以下患者80%以上为男性。 11.2.6 发病年龄 约50%以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从婴幼儿开始发病。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性联低丙球蛋白血症始于生后6~8个月。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治疗难度也越大。 11.3 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特点 遗传性(先天性) 免疫细胞等发育缺陷 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两类,特异性体液免疫缺陷为多,占50% 多发于婴幼儿 11.3.1 B细胞缺陷性疾病  B细胞发育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约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50%~70%。 (一)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免疫学特征:血循环中缺乏成熟B细胞及各类Ig; 发病机制:BtK基因(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男婴(6-8个月)多见,易患反复持久 的化脓性细菌感染。 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二)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 选择性IgA缺陷: 免疫学特征:IgA、SIgA含量低,余正常。 发病机制:IgA受体B细胞发育停滞。 临床表现:呼吸道感染,但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     性联HIM(高IgM综合症) 免疫学特征:IgM↑,IgD→或↑,IgG、IgA、IgE↓ 发病机制:X染色体CD40L基因突变, CD4+T细胞不 表达CD40L, T-B协同受阻,使Ig类别转换障碍。 临床表现:多为男性,反复胞外细菌感染和某些机会 感染。 11.3.2 T细胞缺陷性疾病 (一)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发病机制:妊娠早期第Ⅲ、Ⅳ咽囊神经嵴发育 障碍——胸腺上皮细胞发育不全 免疫学特征:T数↓,B数→,但Ab水平可能↓ 临床表现:易发生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感 染;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致全身反应 甚至死亡。    DiGeorge综合症 11.3.3 T和B细胞联合缺陷性疾病 临床特征 表现为严重、持久的病毒及机会性感染。 接种麻疹、牛痘、BCG(结核菌苗)等减毒活疫苗,可引起全身弥散性感染而致死。 多在1-2岁内死亡。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CID)   因干细胞分化缺陷而表现T、B细胞减少,体液和细胞免疫均缺陷。 出生6个月起发病,对各种类型感染均易感。 11.3.4 吞噬细胞缺陷病 (一)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   约2/3为性联隐性遗传,1/3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机制:还原性辅酶Ⅱ氧化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