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索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索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有些是“根”的问题,有些是“本”的问题。像办学体制创新等问题就是“根”问题,而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则属于“本”问题。“根”问题应主要从国家层面出手解决;“本”问题主要由学校去探索、实践并解决。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意在交流切磋,共同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沿着正确的路线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39-04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属于专业定位问题;而“如何培养人”,通过什么途径、套路、招式培养人则是“培养模式”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性质的专业应有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针对传统 “一重、二轻、三封闭”(重理论、轻实践、封闭式)的高楼深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力求突破跟风模仿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职院校,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普通高职校,都在谈模式,都在改模式,都在创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有哪些?现通过近年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表述来细细品味。 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第五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部分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2010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要求,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年4号文)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基于上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做出如下概括: 1.关于模式,主要有三个概念: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办学模式针对学校层面,培养模式针对专业层面,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过程层面。办学模式处于上位,包容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处于中位,包容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课程模式、组织模式、学习模式、考核模式。三种模式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系。 2.办学模式具有宏观性、框架性和原则性,更多地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如“四合五动”校企合作模式。 四合: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五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等五业联动。办学模式主要是解决办学体制机制的问题。 3.培养模式主要是从专业层面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专业”源于“职业”,是对职业的一种综合和概括。现在的问题是“专业”远于“职业”甚至脱离“职业”,从而造成一方面现实的职业,用人单位招不到适用人才,另一方面,专业学校培养的“专业人”很难转换为“职业人”,或转换很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子上讲是要解决好“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让“专业”回归“职业”,贴近“职业”,做好衔接工作。这种衔接的实质可归纳为一目标,二支点,三原则。一目标:注重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突出技术技能;二支点:切入点和核心点;切入点是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核心点是教学过程创新;三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职业性原则。 4.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层面,主要解决“课程、组织、学习、考核、评价“等问题。 5.“模式”应是一种比较稳定、比较成型的系统,不能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点”或“一环”视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以点代线”、“以点代环”、“以点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