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种族隔离主题在南非英语文学中表达.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种族隔离主题在南非英语文学中表达

反种族隔离主题在南非英语文学中表达   摘 要:南非英语文学在南非甚至整个非洲的文学史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南非英语文学迅速发展的短短一百多年里,反种族隔离主题一直占据首位。站在南非英语文学总体发展的视角,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看到这一主题在南非英语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可以说,随着时代的更迭,历史的演进,文学艺术环境的改变,反种族隔离主题得到不断地深入开掘,使其在南非英语文学史上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种族隔离 南非英语文学 历史叙述 在非洲的文学史中,南非文学可算是蔚然成林,而在南非各大不同的语言文学中,英语文学因其有利的发展条件更是成就卓越。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南非英语文学的发展史上就出现了两位诺贝尔奖作家,数位布克奖作家和无数位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作家。而纵观这些作家的创作,种族隔离主题在每一位作家的笔下都有着深刻的表达,这跟南非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南非文学以50年代为划分点,50年代之前是它的形成确立期,那么50年代之后,就是它的成熟期。是什么让南非文学尤其是英语文学蜚声世界?是对种族隔离政策和种族隔离制度的深刻揭露和抗议,使得这个时期的南非文学走向政治上的成熟和艺术上的繁荣。[1] 一、种族隔绝:南非英语文学无法逃避的历史叙述 南非的种族主义是在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下产生的,经历三百多年的发展,南非从一种肤色的单一人种社会,发展到如今多种肤色构成的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期间伴随着无数种族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据1984年估计,南非有人口3180万人,分成四个居民集团,其中非洲人占2330万,白人占480万,有色人占282万,混血种人和以印度人为主体的亚洲人占8万。[2]这样的人种构成使得南非社会情况极为复杂,1910年南非联邦建立之后,尤其是在1948年以马兰为首的国民党上台执政之后,种族隔离制作为一整套压迫和剥夺黑人的制度获得全面实施,南非成为战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用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主义措施的国家。在一系列的高压之下,最终南非也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全备的种族隔离理论体系的国家——白人南非论、抵御黑祸论、文化差异论和历史环境论,[3]这些理论都在南非得到尽情宣扬。可以说,从1948年南非国民党上台执政到1993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各种族平等参选的选举为止的几十年里,南非人民经历了一个最黑暗最反动的统治阶段,而这个阶段必然也迎来最激烈最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这个阶段不仅是南非人民从黑暗到光明的奋斗过程,也是人性光辉得到彰显,人类文明对欺辱野蛮侵略的胜利,是南非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 面对如此高压的政治统治,面对种族主义造成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南非作家们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这场战斗。正如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曾说过的那样:“一个非洲作家如果试图避开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当代非洲的政治问题,将是十分不恰当的。”南非的历史,南非的社会,使得南非所有进步作家,无论白人还是黑人,绝不可能逃避种族隔离的创作主题,从此,描写、揭露和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成为南非文学的一大主流。曾担任少年教养院院长长达15年时间的阿兰·佩顿(Alan Paton),在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唤吧,亲爱的祖国》(Cry,the Beloved Country,1948)中,试图揭露约翰内斯堡这座黄金城的问题,从而揭露这个国家的问题。小说以一个非洲牧师斯蒂芬·库马洛到约翰内斯堡寻找儿子的故事为框架,通过这位牧师的眼睛,向读者展现了这座黄金城的问题:土著居留地遭到破坏后,大批青年农民不得不被迫来到约翰内斯堡寻找“幸福”,却成为白人“文明”的牺牲者,他们的贫困潦倒与白人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比,作品一针见血地指出白人的优越生活来源于对金矿工人的巧取豪夺。另一位作家彼得·亚伯拉罕斯(Peter Abrahams)的代表作《矿山小子》(Mine Boy,1946),同样也以约翰内斯堡黄金城为背景,小说以祖玛这个纯朴的青年在这个工业城市寻找工作的经历为线索,深刻地描绘生活在黑人聚居地受辱的下层人民的生活。此本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被认为是第一本真实描写非洲黑人生活的小说。在严酷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与白人有着绝对的界限。《土著土地法》《土著人托管和土地法》《特定住区法》等法律将黑人和白人在地理上进行了隔离,《禁止杂婚法》《不道德行为法案修正》等严令禁止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两性关系,而这样的现实在亚伯拉罕斯的另一部小说《霹雳前程》(The Path of Thunder,1948)中得到反映。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有色”青年斯沃茨的因为爱上一个白人姑娘,触犯种族隔离戒律而遭南非种族主义者残酷杀害的悲惨故事。严酷的种族隔离制度是作家笔下人物悲惨命运的根源。就如小说中的祖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