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补贴调查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补贴调查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影响

反补贴调查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影响   一、中国面临的反补贴调查现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反补贴调查诉讼案件所困扰,截止到2012年底,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已经达到62起。当前,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补贴调查的数量不断增多,产品范围和种类亦不断扩大,并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针对中国商品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快速增加 2004年中国遭受了第一次反补贴调查,发起国是加拿大。自此以后,中国成为外国进行反补贴调查的重点国家。不过,从2004年到2006年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案件较少,发起国依然以加拿大为主。2007年则成为中国遭受反补贴调查的分水岭,当年对华反补贴案件数开始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修改了国内法,并逐渐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而2007年对华反补贴的案件达到8起,美国就占据了7起,成为主要的发起国。随后两年反补贴调查数量继续增加,2008年和2009年均达到11起,2010年有所回落,全年共发起6起。但2012年,共有7个国家对华出口产品发起62起反补贴调查,其中美国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为33起,加拿大14起,澳大利亚7起,欧盟5起,印度1起,南非1起,墨西哥1起,欧盟是2011年5月首次对华反补贴。 (二)针对中国反补贴调查的产品种类繁多 总体上看,外国对中国反补贴调查的重点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大体上可分为七类:(1)金属及其制品;(2)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3)纸、纸板及其制品;(4)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5)机械及其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6)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7)木材及木制品。目前,金属及其制品的涉案数量最多,机械及电子产品次之,再次则是纸制品,此外还有化工产品、纺织品等。 (三)大多数案件“双反”合并调查现象较为显著 大多数案件在进行反补贴的同时,还伴随着反倾销。根据世界银行相关统计,从2004年加拿大对华实施第一次反补贴调查起到2010年底,只有印度在2009年对原产于中国的亚硝酸钠进行了单独的反补贴调查,其他的反补贴都是与反倾销的合并调查。可以推断,未来反补贴、反倾销的“双反”调查仍将持续,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逐渐确立,以及WTO对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实施”双反”存在“双重救济”的质疑,“双反”或将有所收敛,而转为反补贴的单独立案调查。 (四)对华反补贴的国家或将持续增加 尽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补贴调查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但也不能忽略将来会遭遇发展中国家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可能性。而从长期来看,这种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并会不亚于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产业互补性不强,因此出口产品竞争将较为剧烈,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二是反补贴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发达经济体反补贴领域的做法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三是发达经济体反补贴领域的做法使发展中国家“搭便车”,由于反补贴调查本身的特点,对某一种出口产品补贴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共品”,这为法制相对不健全、调查成本负担过重的发展中国家“搭便车”提供了便利。鉴于此,除发达国家外,未来发展中国家存在对中国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极大可能性。 (五)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反补贴调查的重点领域 前几年外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则日渐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且正在向产业政策等体制层面转移。如近年来,我国轮胎陆续遭到巴西、埃及、美国、阿根廷、印度等国发起的贸易保护调查,涉案产品从汽车斜纹轮胎等低附加值产品逐渐向工程胎等高附加值产品扩散。再如2010年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其他部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以及2013年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等,这表明欧盟的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开始向高科技产品延伸。又如2011年美国对中国整个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而该行业正是2010年初出台的美国出口振兴计划中试图恢复美国制造业出口能力的行业。美国有竞争优势领域又受到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冲击的行业将是未来两国贸易摩擦的焦点,美国将会用比反倾销影响力更大的反补贴调查抑制两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国际贸易中高新技术领域以“反补贴”名义产生的摩擦不容乐观。 二、反补贴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尽管从我国面临的反补贴调查现状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调查的重点领域,但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品也逐渐面临频发的反补贴调查,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外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主要产业,因此,我们要事先做好前期的风险评估,未雨绸缪,为应对下一步的摩擦做充分准备。 (一)高新技术产业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