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柴静面对面地衷心交流.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柴静面对面地衷心交流

和柴静面对面地衷心交流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10多年前,初出道时,这句简短的介绍,似乎正暗合了柴静之后一贯的风格:温柔,犀利——“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每个危险、重大事件现场,都有她瘦弱文静的身影。自杀的孩子、虐猫人、艾滋病患者、药家鑫父母……她关心、尊重新闻中的每一个人,冷静而客观地探询被无知和偏见遮蔽的事实真相。 2012年岁末,她将在央视10年的经历,凝结成一本20余万字的《看见》。透过这本书,柴静想说的是,采访是人与人生命的往来;她想做的,是给父母一样的百姓真正需要的节目。 2012年12月23日,柴静来深圳中心书城签售,记者趁机采访了她。她依然围着那标签式的围巾,蓝色的牛仔裤配上黑色的外套,简洁而利落。整个人看上去比电视上清瘦,但一双黑亮深邃的大眼睛依然,记者想她这双眼睛兴许就是为了探寻真相而生的吧。一落座,就开始提问,没有丝毫拖沓! 别以为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炎黄世界》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者”):2012年12月15日,你的新书《看见》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白岩松来了,崔永元也来了。这两位“名嘴”,是你进入央视的引路人吗? 柴静:引路人不是他们,是已故的著名制片人陈虻。 记者:据我所知,你大学学的并不是新闻专业,怎么进入央视的? 柴静:2000年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突然打电话约我合作一个节目。当时,我在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一边主持湖南卫视的《新青年》人物采访,每周录一次,很自在。 一见面,陈虻就问:“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哟,中央台的人都这么牛么?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说:“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我早就有过了。”陈虻笑了笑,说:“如果让你来做新闻,你最关心什么?”“关心新闻当中的人。”陈虻吸了一口烟,说:“那你来吧。”“我不去!”我脱口道,“体制内的工作,我干不了!”陈虻按灭烟头,说:“这样,你来参加我们评论部的年会玩玩吧。” 记者:那个年会你去了吗? 柴静:去了,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当时正赶上他们“分家”。年会上,放了一个片子,崔永元的《分家在十月》:“运动啦,七八年就来一次……兄弟们,抢钱抢女编导,一次性纸杯也要,手纸也要……”新闻部中心主任李挺被大家哄抢钱包,钱包抛向空中,红艳艳的一百块,飘呀飘,飘到了我手中。嘿,这个地方好,有一点颠覆和自嘲的味道,我喜欢。 记者:刚进央视,镜头前的你,短发,双手紧紧握着话筒,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似乎很喜欢那种短刀相接、快意恩仇的新闻江湖。 柴静:那会儿,我会炫技——你看,我的问题多漂亮,我把对方问倒了,我赢了。有一个新闻,两名青年骑自行车飞越长城,一位失去了生命。我策划了一期《飞越的界限》,采访遇难者的队友和教练,我问:“你们就是想要那种特别来劲的感觉吗?这比生命还重要吗?这是不是草台班子?你们是不是在炒作?” 录完后,同事说:“哟,挺尖锐的呀!”我挺得意。没想到播出后,报纸上有人评论:“电视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网友写道:“冷酷的东方时空,冷酷的柴静!”观众说:“本来觉得你还有点亲和力,现在不太喜欢你了。”陈虻怒斥:“问你妈和你妹,她们心目中的新闻是个什么样?别以为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记者:问题出在哪儿? 柴静:后来,再看这期节目,发现那个坐在台上,一头短发、雪青色套装的女主持人,脸上都是凌厉,眼内都是嘲讽。节目满满腾腾都是杀气,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是从道德上去批判他们。 记者:怎么想去改变? 柴静:之前我工作中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但是做电视,—一下就懵了。你不要指望谁会教你。如果不能生存下来,那你就熄灭吧。回头想想做新闻要没有这个劲也不行,这是必需的。 我那时候很勤奋,采访前花很长时间准备。编片子经常编到凌晨三四点,然后送到台里。我是临时工,进不了大门,只能请导播到大门口来接带子。我住18楼,回去太晚电梯停了。好不容易爬上去,编导打来电话说带子有问题,你又得再下来…… 记者:很快,发生了“非典”。当时,你是主动提出去采访吗? 柴静:对,很想去,摆出一副“我就要去做这个采访,我已经在这了,你看着办吧”的态度。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将来小孩问我:“妈,你是记者,非典的时候你在干吗呢?”“宝宝,我在看电视。”这怎么交待呢? 记者:不怕被感染吗? 柴静:顾不上害怕,太兴奋了。有一天都认为自己感染了,早上起来就感觉发烧。我想反正感染了也要去医院,那就去,结果没事。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摄制组的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感染了。 记者:在”非典”的报道中,观众看到了你的改变,客观又不失人情味。听说你还流泪了,是因为一件什么事? 柴静:明27日,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王晶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