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能材料课件作者陈英杰2第二章节.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材料 第2章 形状记忆合金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2.1.1 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中的马氏体可以随温度的降低而长大,随温度的升高而缩小,这种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马氏体叫热弹性马氏体。 形状记忆合金在冷却、加热过程中的马氏体可逆相变如图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可逆相变曲线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2.1.2 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的特点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SME),即这种材料在外应力作用下产生一定限度的应变后,去除应力,应变不能完全恢复(弹性部分恢复),在随后加热过程中,当超过马氏体相消失的温度时,材料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 。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形状记忆体效应示意图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2.1.3 伪弹性 当形状记忆合金在Af温度以上进行拉伸时,如图所示,在拉伸过程中,首先出现弹性应变,之后由于发生了P→M相变而产生附加应变;去除应力过程中,由于马氏体逆转变存在滞后,首先发生弹性恢复,之后由于发生了马氏体逆转变M→P是附加应变()得以恢复(图中)。图中的可恢复应变与一般材料的弹性应变不同,是由于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引起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不符合胡克定律,把形状记忆合金的这种变形行为叫作伪弹性。与一般材料的弹性相比,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可恢复应变量可达8%,比一般金属材料他弹性应变量高很多;二是恒弹性,即在应力恒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应变。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示意图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2.1.4 力学特性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弹性模量温度变化特性和阻尼性能。 SMA的形状记忆效应是指SMA具有记忆并回复至它在奥氏体状态下的形状的能力。 2. 1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和机理 SMA的形状记忆示意图 SMA超弹性效应示意图 2. 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SMA材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伪弹性(PE)和形状记忆效应(SME)。由于其特殊行为,本构关系的描述存在较大的难度。从对机理的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现象是由于材料内部发生相变和马氏体变体重定向引起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材料的宏观相应,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本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从早期的单晶自由能构成研究到后来的魏相理论模型以至细观研究,人们渴望能够通过数学的方法解释材料行为的机理和模拟材料的行为。这些工作大致可分为四类: 2. 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基于热动力学理论,根据自由能构成推导的本构模型 。 从相界运动的动力学出发推导的数学模型 。 唯象理论模型(基于热力学和热动力学的本构关系、带有塑性理论特点的本构关系)。 以能量耗散为指导思路推导的细观力学模型。 2. 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2.2.1 基于热动力学理论,根据自由能构成推导的本构模型 这一类本构模型从材料的单晶自由能构成出发研究材料行为。 Falk的Helmholtz自由能函数F为: 式中 ——与材料相关的正常数; E,T——剪切应变和温度。 2. 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2.2.2 从相界运动的动力学出发推导的数学模型 Abeyarame和Knowles,Chien H.Wu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说是这类模型的代表。在此只对Abeyaratne和Knowles的模型作一个简单介绍。他们从Ericksen应力诱发固-固相变的纯力学模型出发,将相界运动看作准静态过程,采用热动力学棒理论并结合Helmholtz自由能、热动力学关系提出一维本构关系,并讨论模型对于材料等温下应力循环行为、等应力下的热循环行为以及形状记忆行为的描述能力。 2. 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2.2.3 唯象理论模型 1.基于热力学、热动力学和相变动力学的本构关系 (1)基于Tanaka模型的系列本构模型 式中 ρ——现实构形密度;U——内能密度;σ——Cauchy应力,——热流;q——热源密度; S——熵密度;T——温度;L——速率梯度。 2. 2 形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