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问题、展望——新课标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展望.ppt

特点、问题、展望——新课标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展望.ppt

  1. 1、本文档共2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点、问题、展望——新课标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展望

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3:高晋在其《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中说到:乾隆十四年时江苏松江、太仓为中心的江南滨海地区,“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因棉多稻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以致粮价常贵,无所底止。”这不能反映 A.清前期这一带棉花种植进一步发展 B.清朝前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清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发展 D.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现代化新模式 (1)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 (2)新中国政治建立和发展:三大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3)新中国外交的发展:独立自主(一边倒、五项原则) 新模式:政治制度、经济体制。 (一)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 近代社会的准备 (二)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 近代社会的到来 (三)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 (四)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 两极到多级、发展与探索 (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 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 世界近现代历史 “发现”的时代 世界的发现:统一的世界历史的开始。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人”的发现:“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本质: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要求。 史观运用: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社会史观。 “理性”的时代 启蒙运动:理性思想 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建立 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史观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工业”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史观运用: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探索”的时代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史观运用:现代化史观 “对抗”的时代 从两极到多极 两极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两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的改革(苏联和中国) 史观运用: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剧变”的时代 两极格局的瓦解: 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组织 史观运用: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把握阶段特征 (2016年全国卷Ⅰ·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把握阶段特征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40)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把握阶段特征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把握阶段特征 为什么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