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农村经济绪论--认识现代农业.ppt
做强农业,要顺势而为地调整农业结构。只有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如何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2、新形势下调整农业结构,关键是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 4、调整产业结构、做强现代农业,要更加注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唯一出路,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转方式、强农业,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2、转方式、强农业,还要从农产品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3、转方式、强农业,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第二个板块即: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7条。 农民要富,怎么才能富,现在遇到两个难题:怎么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稳定,怎么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一号文件强调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甚至还提出了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里面有一大段是讲农民工的--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用定向减税、普遍降费等来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2013年缩小0.06,形势喜人。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民增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为此一号文件从7个方面为富裕农民出实招。 农业是农民的营生之本,也是增收之道。一号文件对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做出了具体部署。 2、一号文件提出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招。 当前,农民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头,新常态下更要千方百计稳住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势头。一号文件从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 1、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 2、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3、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第三个板块即: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6条。 农村美,不光是外在的模样美,不是要把村子都建成镇子,而关键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逐步地去追赶城镇水平。一号文件对此提了很多具体要求,比如2015年要彻底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新农合要建可持续筹资机制等等。有意思的是还特别强调“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这个美,还包涵了民风美、家风美。 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些年,比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决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故乡,无处寄放的乡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坚定不移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如何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 2、如何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3、农村美,也要“内外兼修”。 总体来看,我国村庄环境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任重道远。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垃圾专项整治、污水处理和改厕,改变一些村庄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堆的状况。有关部门已经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力争用5年时间使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国家财政收入增幅放缓的新变化,如何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丰富来源?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用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 1、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的举措。 2、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社会资本可以进入哪些领域,一号文件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3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需要配套优惠政策。一号文件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第四个板块即: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7条。 这一板块的改革举措非常的多,很好的承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