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次飑线的发展维持原因分析-气象.pdfVIP

2014年一次飑线的发展维持原因分析-气象.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一次飑线的发展维持原因分析-气象

2014 年一次飑线的发展维持原因分析 张 宁 苏爱芳 史一丛 1 中国气象局(河南)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2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 摘 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数据及多普勒雷达监测产品,对2014 年7 月29 日豫北飑线的形 成机制、结构特征及发展维持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发生在 “槽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 下,对流发生前,冷空气侵入高空槽前与低层发展的暖湿气流在对流潜势区叠加建立了不稳定层结。根据 飑线的演变特征可分为组织发展阶段和再生阶段。在其组织发展阶段,东移高空槽和发展的地形辐合线是 其主要驱动和组织触发机制。系统前沿阵风锋、主风暴及后部层云区形成的前侧入流与后侧出流共存、低 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共存的垂直环流,与水平方向上环境入流与系统出流共存并错开的环流体现了成熟期飑 线高度的自组织结构特征,并形成了风暴发展的正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的建立使其得以长期维持,另外, 飑线与其它风暴发生对流合并也是其组织结构迅速增强的重要原因。在其再生阶段,豫东地区适宜的热力 条件及中等以上强度垂直风切变条件对飑线的组织发展极为有利。飑线与北上的弓形回波发生对流合并使 近地面形成中尺度雷暴高压,变压风与环境气流在中尺度湿区附近建立的辐合抬升运动为飑线再生提供了 重要的触发机制。 关键词:飑线,环境条件,组织结构,触发机制 Analysis of Evolution Causation of a Squall Line in 2014 ZHANG Ning SU Aifang SHI Yicong 1 Key Laboratory of Agrometeorological Safeguard Application Technique, CMA, Zhengzhou 450003 2 Henan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Zhengzhou 450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AWS data and Doppler radar product are used to analyze organiz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causation of a squall line in northern Henan on 29 July 2014. Result shows that, the squall line formed under the synoptic situation of pre-trough. Before the convection, cold air invaded to the front of upper-level trough and laid over the lower-level warm airflow in convection potential area to form a favorable mesoscal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organization-evolution stage and regeneration stage. In organization-evolution stage, upper-level trough eastward and mesoscale topographic convergence line are main driving and trigger mechanism.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structure on coexistence of front inflow and back outflow, coexistence of lower-level convergence and upper-level diverge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