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雷火灸讲义2012.8.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火灸讲义2012.8

雷火灸疗法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重庆赵氏雷火灸 祖传秘方研制 灸具独特 使用方便 规范操作 疗效显著 赵时碧所长简介 1937年5月出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市中医学校。 毕业后分配至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从事骨科专业工作。 从师于全国著名骨科医师著名武术家赵锦才医师,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学习西医骨科,本人从事中西医骨科专业40余年,先后在本院任科室负责人、门诊部主任、医务科长、住院部主任等职; 退体后全心致力于祖国传统医学灸疗的研究与应用,于1992年创立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并任所长,同时开设灸疗门诊部。 二、雷火灸的发展史 灸的起源 灸的发展 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灸 的 起 源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 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我国人民在远古的时候,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这样就产生了灸疗。 灸 的 发 展 《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以及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用灸的材料发展 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 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 (2)从治疗技术的发展 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 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赵氏雷火灸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中创新发展出来的。 创新方面在于: 一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多种药物,配制成不同的雷火灸条; 二是操作手法上改雷火神针的实按灸法为明火的悬灸疗法; 三、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一套“以面带穴”新的灸疗方法,并且打破了古代医书上撰写的禁灸腧穴; 四是研制的雷火灸灸条燃烧时具有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幅射作用,最强温度可达到240度左右; 五是雷火灸药物在燃烧时,由于其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因其未被破坏,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通过一定时间的熏考,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人体经络传导(循经感传的作用); 六是扩大了中医火热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七是创立了一系列的雷火灸灸具,使其达到使用安全,操作简便; 五、雷火灸的特点 1.药力峻猛 2.火力强 3.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 六、雷火灸的作用 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扶正祛邪等功效。 七、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 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 近视: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弱视、白内障、沙眼、视神经萎缩等。 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老年性耳鸣、耳聋等。 减肥: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全身肥胖,胸腹胀满,慢性胃肠病, 妇科病:痛经,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八、用灸的方法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4.药燃至盒口,取出大头针,拉开灸盒地盖,用拇指推出药棒,再用大头针固定后,继续使用. 5.不用时,取出大头针,盖好药盒,火自动熄灭,放至干燥处,备用. 九、注意事项 1.用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2.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灼伤; 3.点穴时,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疗效更佳; 4.治疗后,请勿即刻冲洗,否则影响疗效。 5.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