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之道》讲稿01
* * 平阳县鳌江中学 杨德省 中庸——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 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 孔子从正反两面定义中庸之道: 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即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 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即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达不到或者超过了客观实际的程度,都不好。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北宋·程颐 1.德之中庸 2.行之中庸 3.和之中庸 篇章结构—— 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李泽厚:庸,用也。“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人间正道和不朽原则,此“人道”,亦“天道”。 李零:中庸之道的“中”是标准和原则,不讲标准不讲原则,根本不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德之中庸—— 钱穆:今日仕则过门不入,明日隐则箪瓢陋巷,无可无不可,即义与之比。 在君子的行为上,中庸体现为既不要求他人与自己意见绝对同一,又有独立见解,即待人处事中兼收并蓄。因此,“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正直而又与人合作,能够实现节度精神与兼容精神的统一。 师也过,商也不及。 过犹不及。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行之中庸—— 1958年,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全国发动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运动 ,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发展到“十五年内超英赶美”,再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 过犹不及——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宋玉 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男女生交往过密。 过错过错,过了就是错!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过犹不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 傅佩荣:最难的是“中行”,这是一种高度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该进取时,奋发向上的斗志就表现出来,该有所不为时,也可以退缩保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