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护理药理学36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4.氧头孢烯类(oxacephalosporins) 同第三代头孢菌素 拉氧头孢(latamoxef) 对酶高度稳定,CFS、痰液中含量高,t1/2↑,对厌氧菌作用强。 用于尿路、呼吸道、胆道感染及脑膜炎、败血症等双硫仑样反应、低凝血酶原血症或血小板↓。 O O N COOH H R1-N R2 CH3O 克拉维酸 (clavulanicacid) 他唑巴坦 (tazobactam) 舒巴坦(sulbactam) 5.β-内酰胺酶抑制剂(?-lactamase inhibitors) 本身作用微弱,但能与β-内酰胺酶形成稳定复合物后抑制其活性。 增强与联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 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是一类母核含有6-氨基青霉烷酸,即6-APA结构的药物,由β-内酰胺环+噻唑烷环骈合而成,其中β-内酰胺环决定药物的抗菌活性,一旦开环,药物失活。侧链决定药物的抗菌谱、耐酶性及耐酸性等特性。对青霉素侧链改造获得半合成青霉素。 窄谱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G和青霉素V。 青霉素G是唯一在临床上使用的天然青霉素。提取自青霉菌。 化学性质:为有机酸,干燥粉末稳定,易溶于水, * 新品种的目标——对脱氢肽酶稳定,t1/2↑, 对铜绿假单胞菌、MRSA↑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福建医科大学 许建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 β-内酰胺环 O N R 1.抗菌活性强 2.抗菌谱广 3.毒性低 4.疗效高 5.品种多 【抗菌作用机制】 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抑制转肽酶的活性,阻碍了肽聚糖链的交叉联结过程,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触发细菌自溶酶(autolysins)活性→菌体溶解,死亡。 肽聚糖链的聚合 肽聚糖链的交叉联结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菌萜醇脂质载体 细胞壁 L丙氨酸 D谷氨酸 L赖氨酸 D丙氨酸 甘氨酸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转肽酶 转葡萄糖基酶 万古霉素 1.细菌产生水解酶:?-内酰胺酶(β-lactamase) —水解机制与药物结合,β-内酰胺酶—牵制机制 或陷阱机制(trapping mechanism); 2.PBPs改变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产生 PBP2α; 3.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G-细菌跨膜通道孔道蛋白; 4.自溶酶的减少:杀菌作用下降或仅有抑菌作用。 【耐药机制】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 6-APA):β-内酰胺环+噻唑烷环;β-内酰胺环对抗菌活性起重要作用。 侧链: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类的基本结构 N N O O S S R - CO NH COOH COOH CH CH 3 3 CH CH 3 3 A B 酰胺酶 β-内酰胺酶 一、青霉素类(penicillins)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penicillin G,benzylpenicillin,苄青霉素) 来源:青霉菌,唯一临床使用的天然青霉素。 化学特性: 1.侧链为苄基,苄青霉素; 2.有机酸,常用钠盐或钾盐; 3.干粉稳定; 4.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可被酸、 碱等破坏;受热分解;可生成具抗原 性的降解产物,故需用时新鲜配制。 【体内过程】 一般采用im,不宜口服。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脂溶性低,进入细胞量 少;脑膜炎时进入CSF的量↑。 10%经肾小球过滤,90%经肾小管分泌排出t1/2约为0.5~1h(短效)。 G+菌 G-球菌 少数G-杆菌 螺旋体 放线菌 所致疾病 【临床应用】 G+菌感染 G+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蜂窝组织炎、丹毒、猩红热等 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脓胸等 敏感的金葡菌:疖、痈、败血症等 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心内膜炎 G+杆菌感染(配合抗毒素血清治疗) 炭疽杆菌:炭疽 白喉杆菌:白喉、白喉带菌者 破伤风杆菌:破伤风 产气荚膜杆菌:气性坏疽 艰难梭菌:伪膜性肠炎 丙酸、真、乳酸杆菌:内源性条件致病菌 G-菌感染 G-球菌感染 脑膜炎球菌:流脑 淋球菌:淋病 G-杆菌染感(少数) 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感染 杜克嗜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