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课件
(1)城市居住区 (2)居住小区 (3)居住组团 (4)居住区用地 (5)住宅用地 (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7)道路用地 (8)居住区(级)道路 (9)小区(级)道路 (10)组团(级)道路 (11)宅间小路 (12)公共绿地 (13)配建设施 (14)其他用地 (15)公共活动中心 (16)道路红线 (17)建筑线 (18)日照间距系数 居住区相关术语 (19)建筑小品 (20)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地面积的比值(层) (21)高层住宅(≥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2)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3)人口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24)人口净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25)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26)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27)住宅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a) (28)住宅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a) 或住宅建筑总面积与居住用地的比值 (29)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面积(m2/ha) 或总建筑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 (30)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31)建筑密度(%)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2)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和 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 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33)拆建比 (34)土地开发费 (35)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第2章 居住区规划的相关概念 主讲:刘淑娟 第1节: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1.1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要素 自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 1、物质要素 人工: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等。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 居民心理等。 2、精神要素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 历史文化、邻里关系。 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划分 城市住区 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 乡村住区 按建设条件不同划分 新建住区 旧住区 1.2居住区的类型 1.2居住区的类型 按住宅层数不同划分 低层住区 多层住区 中高层住区 高层住区 各种层数混合住区 居住区的规模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其中以人口规模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可分为三级,即“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1.3居住区的规模分级构成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人口 30000~50000人 7000~15000人 1000~3000人 户数 10000~15000户 2000~4000户 300~700户 用地 50~100公顷 10~35公顷 4~6公顷 影响居住区规模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在地形起伏地区还应适当减少。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a左右。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5万人为宜,少则3万人左右。 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 ·人口≤3.5万时,设施如要成套配置,则不经济。 ·人口为4.5万时,设施项目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