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人格、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什么是人格、社会性发展 人格、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是个体习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掌握道德规范,从而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 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 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ric Erikson 1902~1979)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重视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社会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个阶段相互依从,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要依赖于早期各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性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每一发展危机的解决对于后继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1.5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获得安全感 阶段2:自主对怀疑与羞怯(1.5~3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独立做事情或自主行动,形成自信心、自主性 。 阶段5: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1~18岁) 青少年不仅要考虑清楚“我怎样的人”、还要考虑“我将成为怎样的人”。 认同社会责任与保持自我独立的协调。 阶段6:亲密对孤独(18~35岁)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无私地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美感。 三、玛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 1.同一性迷乱(identity diffusion) 最低的发展状态,缺乏对一系列内在价值与目标的遵从与承诺,也缺乏对于未来的探索或者对未来的探索非常肤浅。 2.同一性拒绝(identity foreclosure) 表现为一种高度的遵从与承诺而不做探索。 3.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 是指延缓做出有关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性决定,如职业上的、人际上的、价值观念上的选择。 4.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表明同一性过程的自主性解决,表现出在一段时期的探索后(延缓)一套承担责任承诺得到整合 。 第二节 道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认识、道德认知和判断看作是道德品质的核心。他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不是来自生物成熟,也不是从环境中直接将知识内化,而是儿童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其所理解的经验不断建构来实现的。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皮亚杰是从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儿童的公正观念等几个方面,来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进行研究的。 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与 5-13岁的孩子玩弹子游戏,问:“这些规则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严重程度,即注重行为的客观责任;年长儿童则能够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行为,即注重行为的主观责任 对偶故事: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 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 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 (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 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在儿童心目中什么样的惩罚最公正?什么样的惩罚最有效?结果表明:年幼儿童认为犯了过错,遭到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惩罚就是为了抵罪。年长儿童认识到,犯过错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例如,损坏了别人东西,应该用赔偿来惩罚。 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年幼儿童道德判断属于他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在他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是一种 “道德实在论”。10岁左右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了自律道德阶段。此时儿童认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