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曹禺话剧创作.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曹禺话剧创作

第十四章 曹禺的话剧创作 一、生平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 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幼年在家塾读书。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曹禺幼年丧母,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展露表演才华。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 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1934年,在由巴金任编委的《文学季刊》发表了他创作的名著《雷雨》。此剧一经发表和演出,便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和剧坛。茅盾先生曾有“当年海上惊雷雨”的诗赞。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 (1936)、 《原野》(1937)。 1942年初辞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教职赴重庆从事戏剧写作和编导活动。 1946年3月,与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 1947年1月回国,应熊佛西校长之聘,到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同时开始构思创作电影剧本《艳阳天》。 1949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安排下,秘密转道香港抵达北平,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建国后,曹禺曾经担任过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还写了《胆剑篇》和《王昭君》两个剧本。 笔名“曹禺”的来历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二、主要作品: 《雷雨》(1933年) 《日出》(1936年) 《原野》(1937年) 《全民总动员》(1938年,与宋之的合著,又名《黑字二十八》) 《蜕变》(1939年) 《正在想》(1939年) 《北京人》(1941年) 《家》(1942年,改編自巴金的小说《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 《镀金》(1943年) 《罗密欧与朱丽叶》(1943年,翻译作品) 《桥》(1946年) 《明朗的天》(1954年) 《胆剑篇》(1961年,与于是之、梅阡合著) 《王昭君》(1978年) 三、曹禺的话剧创作简介 至20世纪30年代,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话剧已经渐趋成熟。其标志是,出现了以曹禺所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剧作。 1、多幕剧《雷雨》: 是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和聚集着许多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性的悲剧。 表面看来,《雷雨》写的是一出血缘扭结下的家庭悲剧,然而实际上它所揭示的是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中国人的社会悲剧和人性悲剧,揭示的是剧中人物命运的残酷性。 《雷雨》剧中的八个人物被作者巧妙地编织在一张悲剧的罗网中。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经历与梦幻,有着自己的心理趋动和情感追逐,并为之相互矛盾、相互冲撞。 每个人都以自己为结点,与他人构成了多向的命运与情感的关系。 周朴园: (一) 从“反叛社会”到“归顺社会”到“回归社会” 对内(家中): 过去:始乱终弃(对侍萍) 现在:压制(对蘩漪) 对外(矿上): 过去:“淹死2200个小工,从每人身上捞300洋钱!” 现在:“开枪打死工人!” 1、与外人,下人的关系: 经常以命令的口气说话,与人交往不带商量; 在下人眼中有绝对的权威(第一幕中的鲁贵擦鞋); 对不满意的人或事绝对不会轻易放过。 2、与蘩漪的关系: “什么都依着他,什么都不可商量,” 对周朴园习以为常,无可奈何。除了爱情,接受周朴园的权威。 “喝药”一段要她做出服从的榜样。病的好坏为次要,维护他的权威是主要。 3、与周萍的关系: 周萍绝对佩服父亲,对父亲信服。周萍本质软弱,对于爱上他的两个女人来说都是悲剧。他对蘩漪的恋情并不是反抗父亲,更多是为了情欲和不用负责任。 (二) 人物形象的实质:典型中国男人形象 1、 年轻时对社会的反叛(教育背景,与侍萍相爱)。 2、 从“踏上归顺之路”到“社会上的好人物”: ①“踏上归顺之路”(与有钱门第的小姐);②“社会上的好人物”的牺牲品(与蘩漪); ③“社会上的好人物”的正常反应(与鲁妈) 3、“天性的回归”(序幕、尾声中的老人) (三) 周朴园对侍萍是“情深义重”还是冷酷无情,一直是人们讨论中的问题。 周朴园在与侍萍相认时并不是虚伪的。 当一个自己认为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忽然出现,作为周朴园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作出如此反应,感觉到这可能是个阴谋,是非常正常的。 周朴园就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人最低的反应是安全的需要”一样,他首先想到保护自己。 在他这个年纪已不会沉醉于昔日的感情之中,只是在昔日感情的回忆中陶醉而已。 在周朴园的内心深处权利,名誉,秩序才是最重要的。 在序幕和尾声中的老人展现了周朴园天性的回归。在老人身上看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