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庸》儒家方法论总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庸》儒家方法论总纲课件

第三章 《中庸》:儒家方法论总纲 郑国岱 一、先秦时期儒家方法论的演化 (一) 《中庸》的前世与今生 1、《中庸》的前世:子思撰述? (1)时间的问题: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2)空间的问题: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3)编定者问题: 《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 结论:《中庸》是先秦儒家方法论思想的集成。 2、今生: (1)《汉书·艺文志》:“《中庸说》二篇” (2)郑玄注 (3)孔颖达疏 (4)李翱:《复性书》重《中庸》 韩愈:《原道》重《大学》 (5)北宋:程颢、程颐:四书 (6)朱熹:《中庸章句》 结论:《中庸》是儒家方法论的总纲 (二)“中庸”源流 1、孔子以前:“中”和“庸”单独使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 (《尚书· 商书·盘庚》)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 (《尚书· 周书·君牙》) “咸庶中正”,“罔不中听狱之两辞” (《尚书· 周书·吕刑》) 2、孔子首用“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3、曾子作《大学》:“明明德” ——什么是德性? 4、子思作《中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天命之谓性” (三)“中庸”释义: 1、孔子的论述 (1)“度”的把握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篇) (2)“中庸”的加减法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篇) 2、孟子的论述: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 结论:绝对利己与绝对利他都行不通,所以,中庸的办法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朱熹等人的论述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二、《中庸》的篇章结构 (一)脉络: 1、完备说: 朱熹: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2、断续说: 王柏:《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书,……愚滞之见,常觉其文势时有断续,语脉时有交互。一日偶见《西汉艺文志》有曰,《中庸说》二篇。……惕然有感,然后知班固时尚见其初为二也。合而乱之,有出于小戴氏之手乎?(《古中庸跋》,《鲁斋集》卷五) 结论:完备说 1、天命之谓性(1-11) 2、率性之谓道(12-20) 3、修道之谓教(21-33) 开门见山三句话统领全文 释疑: 1、天的命VS天命的 2、率性=任性? 3、天合于人 VS 人合于天 (二)结构 1、首章为经(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第二章——第十一章为传 (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2、君子之道费而隐章(第十二章) (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 第十三章——第二十章为传 (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3、自诚明章(第二十一章)为经 (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 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二章为传 (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 首章问题:子思的话成了经,孔子的话成了传? 《中庸》的崇高地位: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三、《中庸》的思想内容 (一)中庸是“天命”之性——人人皆有的客观存在,只不过状态不同而已。 1、普通人的“中庸”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2、贤者的“中庸”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3、圣者的“中庸”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第六) (二)中庸是“率性”之道——自然而为的行动派 1、五达道之“道”——天命之道(自然之道)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2、三达德之“行”——择善而固执之 “知,仁,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