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李红娟老师体育测量评价讲义.ppt

北京体育大学李红娟老师体育测量评价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体育大学李红娟老师体育测量评价讲义

体育测量与评价 北 京 体 育 大 学 李红娟 2007-05 主要内容 绪论 测量的基础理论 评价的基本方法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身体形态测量 身体素质测量 运动员科学选材 体质测量简介 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定义 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 学科特点:新兴学科 教育测量学分支 交叉学科 应用学科 测量-评价 身体综合能力 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 身体素质及基础运动能力 心理素质 智力水平 专项技术水平 专项战术水平 形态结构 是身体各种能力的基础。 体格:身体各环节的长度、宽度、围度和厚度 体型: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整体性描述 身体成分:身体中的脂肪含量和瘦体重 体姿: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身体素质: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 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方面的机能能力。 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 力量:等张性力量和等长性力量; 耐力: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和静力性耐力; 柔韧:关节活动范围,受关节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因素的影响; 灵敏: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身体素质的另一种解释:(14项) 敏捷:瞬间变换体位的能力; 协调:身体不同部位同步活动的能力; 反应:从刺激出现到产生动作的时间间隔; 准确:投掷或打击某一物体的准确性; 平衡: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稳定的能力; 无氧代谢能力:ATP、CP和糖原酵解的供能能力 ; 有氧代谢能力:在氧气供应充足时糖或脂肪分解供能的能力; 力量:肌肉在一次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 局部肌肉耐力:某块肌肉维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心肺耐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维持在较高水平上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柔韧:关节活动范围; 身体成分:体脂和瘦体重百分比; 抵抗疾病的能力:取决于遗传、卫生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宜的锻炼、足够的休息与放松; 韵律:动作与音乐的同步配合能力。 心理素质 智力素质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适应能力 人格特征 特种能力 测量是基础和前提,而评价是目的和结果。两者密不可分。没有科学、正确的测量,就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而数据不真实,就不可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 只有当某种特征能够清楚地加以确定,并对拟测个体的特性加以明确辨别,以至足以观测出其间差异时,才具有测量的意义和现实性。 研究对象与任务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是为获取更多有关运动人体身体综合能力水平信息的测量手段和评价方法,以及支持这些方法的基本理论。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任务: 为制定和修改教学训练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使学生或运动员了解本人情况 提高科研能力 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 体育测量发展简史 人类学测量阶段 1860—1890 肌力测量阶段 1880—1910 循环机能测量阶段 1900—1925 运动能力测量阶段 1900—1970 标准化阶段测量 1970— 第一章 体育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测量量表:测量所获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这个规则由实数列的诸特征决定,实数列有三个特征:顺序、距离、原点。 名称量表:无顺序、距离、原点三特征,量表中的数据只起标志符的作用。 顺序量表:有顺序,无距离和原点,量表中的数字可以反映出事物属性上的差别,但不能反映差别程度。 区间量表:有顺序和距离,无绝对原点。如温度、关节活动度等 比例量表:具有实数列顺序、距离和原点三特点。可以用所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长度(m)、质量(kg)、时间(s) 导出单位:速度(m/s)、长度(cm) 习惯单位:尺、英镑 数据类型 离散型:在量尺上任意两点间不可细分,如人数、个数。 连续型:在量尺上任意两点间可以细分,如长度、时间,10cm和10.0cm的意义不同,10cm的取值精确限为9.5—10.4cm,10.0cm的的取值精确限为9.95—10.04cm。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 1、受试者的具体情况:生理、心理状态和配合程度. 2、测试人员状态:熟练程度、知识水平、责任心。 3、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误差。 4、测试环境:温度、湿度、海拔、噪音、天气变化。 5、测试工具和仪器:仪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