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案例分析题 1、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母与邓某相爱,并商定春节结婚。何某因怀念其亲生父亲,因而对邓某怀恨在心。有一天,在何某14周岁生日刚过2天,其母留邓某在家吃饭,何某趁给邓某盛饭之机,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剧毒农药拌入饭中,邓某吃后于午睡时毒发身亡。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何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从轻处罚。( ) (2)何某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 (3)假如何某投毒后,在邓某吃前何某主动倒掉,何某构成犯罪预备。( ) (4)假如何某投毒后,邓某吃饭时觉得口味不对自己倒掉,何某不构成犯罪。( ) (5)假如邓某中毒后,何某告知母亲真相,并帮助将邓某送往医院,邓某脱险,何某构成犯罪中止。( ) 参考答案: (1)正确。 (2) 错误 (3)错误。是犯罪中止。 (4)错误。是犯罪未遂。 (5) 正确。 假如(5)的情况,邓某抢救无效死亡,那么,何某是杀人既遂,而不是中止。  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某甲悔悟。在被盗者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偷偷地把这台彩电送回原处。甲的行为是否是犯罪中止?  案例:   是否是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②中止的自动性  指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是“能达目的而不欲”,而犯罪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 ▲注意:行为人中止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①不能将引起行为人中止犯罪的原因,当作意志以外的原因从而否认中止的自动性;②不能因为存在客观障碍就否认中止的自动性。 (自主意愿) ③中止的客观性    中止不只是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 (中止的彻底性) ④中止的有效性  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的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既遂.  ▲注意: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只要求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4)刑法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思 考 问 题: 如何看待犯罪过程中的意外?   一个盗窃犯,准备到一户人家盗窃,他踩好了点,知道这户人家这时没有人,一天,他来到这户人家一看门是虚掩着的,开门一看,发现屋里坐着一个5-6岁的小女孩在玩玩具,小女孩问:“叔叔,请问你找谁?”他一愣,想了想就走了. 问:这个盗窃犯是处在犯罪的何种形态?  案 例 ? * 第 四 节 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犯 罪 预 备 犯 罪 未 遂 犯 罪 中 止 犯罪 犯罪 犯罪 犯罪 客 体 客观方面 主 体 主观方面 犯罪构成要件 甲带匕首准备杀乙,在去往乙家途中,突然肚子疼痛,便回到家中。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分析1: 某甲蓄谋杀害某乙。有一天,某甲见某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某乙熬药是给牛 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分析2: 某甲因私仇蓄意杀害某乙。一天,某甲在某乙回家途中向其开抢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某甲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分析3: 犯罪形态 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 (犯罪构成都是以既遂为模式的) 犯罪过程大体可分为犯罪预备阶段与犯罪实行阶段。处于预备阶段的行为是预备行为,处于实行阶段的行为是实行行为。只有在实行行为终了之后,才可能出现犯罪的完成形态;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既可能出现在预备阶段,也可能出现在实行阶段。 关 系 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犯 罪 预 备 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 (1)概念 (2)特征 ?主观上为了犯罪。(故意) 为了犯罪,实际上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即为了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即准备工具与制造条件。 ◆准备工具,即准备实行犯罪的工具;(比如:磨刀为了杀人;入室盗窃事先配钥匙) ◆制造条件,是指除准备工具以外的一切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 ●途中行为(行为人尚在前往犯罪地点的途中); ●尾随行为(行为人尾随被害人伺机侵害); ●守候行为(行为人埋伏或等候在预定地点准备实施加害行为); ●寻找行为(行为人寻找预定的犯罪对象); ●准备行为(行为人制造、准备作案工具或对作案现场进行踩点等行为)。 ?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两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