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馆水生态主题展厅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科技馆水生态主题展厅设计方案

水生态主题展厅设计方案 一、 展厅设计理念 水脉通——武汉,依水建城,以水兴城 自古以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文明的起源、进步与发展都得益于水,良好的水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营造和谐水环境,需要以水文化建设为灵魂。 一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 水,一直与这座城市的命运息息相连,也让这座城市生生不息。 因水而生 雄浑浩渺的万里长江滚滚奔流东下,在华中腹地接纳了其最长的支流——秀美温柔的汉水,形成了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登高俯瞰,湖泊是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的景观,如闪烁的颗颗明珠遍布武汉三镇。水际贯穿着武汉三镇的心脏,如血液一般,成其命脉。 因水而兴 武汉襟江带河,各色货物在码头吞进吐出、座座桥梁变天堑为通途,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人民提供水运、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各种水产品及旅游休闲资源。“水”对这座城市而言,是一种地理概念,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经济发展的依托。 因水而荣 长江、汉江环绕武汉市,承载了这座城市数千年的荣光和灿烂,在这两条大河的哺育下,城市建设处处折射着水文化带来的光环。充分利用好武汉的河流与湖泊,让水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不断增强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和亲和力,提升武汉市形象。 二、 展厅设计概述 (一)主题演绎 武汉地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素有“江城”美誉,拥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具有水资源丰富,水系网络发达的特色,但近年来,武汉水生态系统出现中心城区水体污染严重、湖泊萎缩、中心城区水系统连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如上问题,武汉市立足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以“六湖连通”工程为代表,积极构建江湖动态水网、调整水系网络布局,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厅遵循“人文、生态、和谐”的线索展开,向公众传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思想,将其贯穿到“水.文化”、“水.生态”、“水.和谐”三大展区中,呼吁观众关注水生态、水环境的保护。 (二)设计概况 “水生态”主题展厅位于武汉科技馆B馆底层,展厅指导思想是:以“水脉通——文化通、水脉通——环境通”为着眼点,围绕“通.和谐”的展馆理念,展示武汉水文化、水生态系统及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体现人水和谐发展的关系,展现武汉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展厅分为:“水.文化”、“水.生态”、“水.和谐”三大展区。 三、设计规模 展厅规划设计展品展项30项、占地面积2415平方米,展品投资估算为1670万元,环境装饰投资估算2100万元。 序号 主题展区 展项数量 展示面积 展品投资 1 水.文化 9 775 2 水.生态 9 730 3 水.和谐 12 910 总计 30 2415 四、 分主题展区规划及展项设计 (一)水.文化:设计展项9件 1、展示主题及内容:“水兴武汉 文化传承” 武汉是千年“江城”,更有“水都”之称,长江之水孕育了武汉,两江之势造就了三镇。水是武汉城市的依托,江水滋养了武汉千年文化,水文化是武汉重要的文化特征。同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数百个湖泊、数百条河流点缀其间,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部水兴武汉的历史,就是武汉的人文历史。以“水文化”为主题,最能突出武汉的文化特色,充分地展现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 2、展区设计思路:本展区将设置“水生武汉”、 “江城文化”、 “治水精神”、 “百年码头”、 “和谐亲水”五大版块9件展项,共同演绎“水兴武汉 文化传承”的展示主题。借助模型、场景、互动多媒体、展板等多种展示形式,营造水文化氛围。通过介绍水在武汉的形成以及武汉文明兴起、发展中的作用,让观众感受到武汉的形成、进步与发展都得益于水,良好的水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营造和谐水环境需要以水文化建设为灵魂。 展区第一部分以“水生武汉”为出发点,通过追溯武汉城市的形成过程,展示武汉“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让观众感受武汉与两江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展区第二部分“江城文化”选取最能代表武汉文化传统的“知音文化”和“黄鹤文化”,展示武汉地区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区第三部分“治水精神”围绕武汉人民与洪水抗争的悠久历史展开,通过再现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和上世纪武汉经历三次大洪水的场景,体现从“大禹文化”到“抗洪文化”,武汉人民继承发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展区第四部分“百年码头”以武汉港一百多年来的兴衰变迁为主线,通过再现武汉“码头文化”的三个重要阶段:内河经济时代、大江经济时代、海洋经济时代,使观众感受到码头文化的历史沿革和与时俱进。 展区第五部分“和谐亲水”以武汉市民最热衷的“渡江文化”和“江滩文化”为代表,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