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组织形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流组织形式

第2.4.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 第2.4.2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o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 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 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0.1o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 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 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第2.4.3条 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 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 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 第2.4.4条 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 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 第2.4.5条 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活区或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 二、喷口直径可采用0.2-0.8M; 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0.5倍; 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 第2.4.6条 ?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 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 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 第2.4.7条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度,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巾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气调节,当送风高度小于或等到于5m时,不宜大于是10oC;工艺性空气调节,宜按表2.4.7采用. 送风温差 表2.4.7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oC) 送风温差(oC) ±1.0 =15 ±1.0 6~10 ±2.0 3~6 ±1.0~0.2 2~3 注:生活区或工作区处于下送气流的扩散区时,送风温差应通过计算确定。 第2.4.8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每小时不宜小于5次,但高大房间应按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宜小于表2.4.8所列的数值. 换气次数 表2.4.8 室温允许被动范围(oC) 每小时换气次数 注 ±1.0 5 高大房间除外 ±0.5 8 ? ±0.1~0.2 12 工作时间不送风的除外 第2.4.9条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就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第2.4.10条 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 二、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 第2.4.11条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2.4.11选用。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 表2.4.11 回风口的位置 吸风速度 房间上部 4.0~5.0 房间下部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3.0~4.0 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 1.5~2.0 用于走廊回风时 1.0~1.5 6.5.2??空气调节区的送风方式。 ????空气调节区内良好的气流组织需要通过合理的送、回风方式以及送、回风口的正确选型和布置来实现。 ????侧送时宜使气流贴附以增加送风的射程,改善室内气流分布。工程实践中发现风机盘管送风如果不贴附则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空气分布方式增加了置换通风器及地板送风口等方式,这有利于提高人员活动区的空气质量或采用分层空气调节,以优化室能量分配。对高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