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诗词》.doc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诗词》.doc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 古诗词鉴赏 卢溪别人 唐 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卢溪:河的名字。三峡:长江三峡。莫将:不要与。 【译文】您的小船在武陵溪口停泊了,溪水还要伴随您向北流去。行驶到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不要在月光下对着猿猴发愁。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波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 【译文】河水不波浪接连着武冈,送你不觉有离别的伤感。你我有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是身处两乡呢? 田园乐 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赏析】一场夜雨,桃花纷纷张开了或深或淡的小嘴;这群害羞的少女,每一瓣红唇,都蕴藏着一个昨夜的故事,然后在阳光温情脉脉的注视中轻轻打开。柳树把一身新绿清洗得一尘不染,立在村边静静地听着,他也想打探桃花的秘密吗?炊烟牵着晨雾,用柳枝的细线,织了一条薄薄的丝巾。是围在柳树的头上,还是送给心中的新娘?花承不起多情的泪水,兀自落了,一地的伤心,铺满庭院。家童还缩在暖暖的被窝里,做着五彩缤纷的梦。他不知道,春天的翅膀,已在昨夜掠过了江南。几声悦耳的莺吟,从屋后的林子婉转飞过,又栖落在开启的窗前。酣睡的诗人,怀抱古卷,花开花落的声音,没有敲醒书案上寂静的诗句。 军 行 唐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点评】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地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曲,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折柳:指《折杨柳》曲调,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桃花溪 唐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赏析】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赏析】这是写景诗。通过写景,抒发与湖上亭惜别之情。人家告别的是人,他告别的是亭,是柳,是藤,是黄莺,所以是整个儿的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写诗时也许并不意识到是在运用拟人化手法。他本是将亭、柳、藤、莺全都视为朋友,全都看作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