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梦想成真.doc

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梦想成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梦想成真 ---记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谢怀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 座落于古城西安西郊的西安远东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一集团直属的大型I类国有独资企业,创建于1953年,现有职工5800余人,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和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与生产,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基地。 1999年这个曾经无数次辉煌过的企业经营陷入了最困难的时期, 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在咬紧牙关奋力突围的干部职工心中久久长鸣。这一年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领导班子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将信息化建设列入企业战略目标。刚刚从公司团委书记职务转业的谢怀同志接受了这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全员发放240元/人生活费用的情况下,自筹经费二十万元信息化建设启动资金,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信息化专业一无所知的她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在团委书记岗位上练就的组织协调能力,开始了一个创新性的工作。时光如梭,今天的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计算机应用全面普及,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同时企业员工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连续五年在公司全员参与的大事记评选中,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均以高票当选,信息化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由个人行为转变为全员行为 。企业先后成为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企业、全国企业信息化先进单位、陕西省、西安信息化示范企业。引用中国一航管理创新部常部长的评价:西安航空动力制造公司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做的好就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专业带头人。 一、发挥各方优势,确立信息化战略规划 信息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与战略发展相匹配的总体规划。在条件差、底子薄、人才缺的情况下谢怀同志带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多次走访陕西省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一航信息化办公室、863/CIMS主题专家组、航空MIS专家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先后选择中航第631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金航数码公司、UGS公司等为技术支持单位,形成了由行业专家、IT公司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三方组成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在对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主持完成了《西安航空动力控制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总体构架: 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按照“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采用先进、成熟、实用、可靠的技术,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以重点型号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为重点,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形成由集成平台,网络平台,业务平台和商务平台构成的数字化体系,实现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向数字化企业的过渡。 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根据《国防科工委军工制造业数字化工程总体规划》和中国一航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重点,进行“数字化企业”的整体规划、设计,实现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模式向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依据精益制造的思想基于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与并行工程,建立支持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应用系统和计算机及网络支撑系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以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为重点,实现传统制造模式向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以现代化数字化装备为基础的高效制造模式的方式过渡,支持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的完成;用八至十年的时间实现重点发展业务的数字化,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服务保障创新支撑平台,实现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的过渡,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新市场领域的不断开拓。 3、信息系统构架: 依据总体规划她先后完成了《113厂航空产品CIMS应用工程设计报告》、《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产品设计、数据管理及数字化制造系统实施方案》、《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网络与安全建设方案》、《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数字化壳体生产线建设方案》设计,确保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持续、协调、稳健发展。 二、持之以恒、创造条件、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希望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残酷的。当时的现状是:物料、质量、车间生产管理粗放、低效;生产计划管理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经验方式,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生产调度指挥是靠经验,甚至靠拍脑袋,生产过程不能得以有效控制,造成了人力、物力浪费,关键设备不能有效运行,以及在制品大量积压和产品制造周期长等。因此难以向用户及时按合同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影响转包生产等的上批量。 产品设计处于二维CAD辅助制图的水平;不断增加数控机床,却依赖于手工程编,效率低,质量差,无法解决复杂零件的加工问题。同时由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和加工数据仍采用手工处理,难以保证其可靠性、及时性和复用性。从而导致产品设计与工艺规划等后续环节的脱离,大大延长了新产品开发的周期。 财务、管理、设计、工艺、制造等诸多方面信息不能集成,资源难以共享已经对公司管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生产各方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