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石种大全》.doc

  1. 1、本文档共2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种大全》

安徽: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  绩溪金沙菊花石  景文石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 (产地:安徽/灵璧?) 石种产地及特点介绍 灵璧石出自于安徽灵璧县。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该县渔沟镇磬石山北麓平畴间。现在,产于灵璧和附近区域的都称为灵璧石。   灵璧自古出奇石,唐朝时,即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其中以黑色最具特色。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被国内外石艺界誉为天下第一石。   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观赏石,又称“奇石”、“巧石”、“石玩”、“欣赏石”等,大都形状奇特,色泽艳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经过采集、修整或略作加工后,尚可成为一种特殊的天然艺术品。   其种类有自然景观观赏石,即巨型的天然奇石,只可观览,无法收藏;   园林庭院观赏石,可群体也可单独置放;   室内观赏石,一般为中小型,陈列于房厅的几案台桌上。  观赏石应具有形奇、纹妙、色美、质精的特点,有些观赏石还讲究“瘦、绉、透、漏”四形,或“清、奇、古、丑、朴、拙、顽、怪”等。归结起来是取其自然美。中国石文化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汉唐以来已被较多注意,不少文人墨客以赏石、藏石、论石为乐。至近代更为发展。   所谓灵壁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壁县浮磐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了。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灰、赭绿等色。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更奇的是击之灵壁石做的磐。“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壁石的诗。灵壁石之美为古今名人喜爱,至今仍是藏石爱好者搜集的对象。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壁。   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   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   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绩溪金沙菊花石 (产地:安徽/宣城?) 石种产地及特点介绍 绩溪金沙菊花石以花朵遍布石体、美观大方见长,即使剖开石体后也是菊花画面,摩系硬度6.5~7.5,花形品种多达几十种,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花瓣由束状、放射状灰白色矿物石组成,有类似竹叶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质地呈灰白色、灰黑或褐色。 ??? 菊花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观赏石。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一亿多年前,安徽绩溪一带是火山多发区,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黑色、白色或灰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石菊花质地细腻,岩石学上属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花态逼真,有白色底黑色花、黑色底白色花、灰白色底黑色花,黑白分明。该石天然产出,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花瓣、花蕊天然构成,非常自然美观,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极像自然界中的菊花,故名“菊花石”。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形质兼美的菊花素与名人有缘。唐?元稹《菊花》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被后人奉为圭臬。陶令始成爱菊的象征,他以菊的清雅、高洁自喻,不为五斗米折腰。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蒲松龄亦是爱菊之君,他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人称民国时期张恨水之作品,常得菊花之灵气,有诗咏:飘逸尚留高士志,幽闲不作媚人装。唐?黄巢更是托菊言志:《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扬州三菊,皆为画菊痴迷,吴砚耕画菊300多种,数年沉溺盛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 ??? 山缘石而奇,水缘石而清, 人缘石而雅,石缘菊而珍。 ??? 经化验证明:菊花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