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料全自动搅拌称重系统PLC控制程序设计
前 言
两料全自动称重搅拌系统是将两种物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并能自动称重的全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建材、饲料、冶金等行业的物料混合系统。与继电器接触装置相比,PLC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与外部连接的设备简单、使用方便、PLC的功能强。扩展功能强、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时间短、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PLC与计算机的结合,弥补了PLC在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方能的缺陷,利用计算机的通信借口可以实现数据的输出和管理。
本系统采用高精度高灵敏性的传感器,能够进行自动称重,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由于本系统采用微机控制,整个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成本,且日常维护方便。
配料秤重控制系统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按一定重量配比自动定量加入到混合机内,经过混合达到预定要求后自动出料的过程。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饲料,建材,冶金等行业的配料混合过程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接触装置相比,PLC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传统上一般都采用工业计算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但因工业计算机配件和软件的原因,一旦发生故障一般计算机维修人员都难以处理,给用户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隐患,某某某电控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了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不但可以使用工业计算机而且可使用标准计算机完成控制功能,方便了用户的维护和升级,可彻底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PLC工作系统设计说明
1.1.产品简介
1.2. 设计要求
1.3.工作流程设计图
1.4.主要控制功能说明
两料全自动称重搅拌机梯形图程序设计
2.1.I/O分配表
2.2.接口电路图
2.3.梯形图
2.4.操作盘
2.5.注意事项
设备的日常维护
3.1.系统维护的概念
3.2.系统维护分析及处理
3.2.1 PLC 主机系统
3.2.2 PLC 的I/O端口
3.2.3 现场控制设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课程设计成绩报告单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生产管理中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程序编制。可编程控制器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基性能优越,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现在,PLC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潮流PLC技术交在我国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应用。本文依照现行的工作生产需要,对两料全自动称重搅拌系统PLC控制程序制作编程,实现逻辑控制的顺序控制。PLC根据操作按钮、限位开关以及基他现场给出的指令信号的传感器信号,控制机械运动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现在化流水线上生产有着十分重大意义的广泛的应用,作为PLC控制技术是为了更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得到极大的减少,从而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编程 控制 信号 PLC
引言
放眼目前国内企业发展形势,竞争激烈是企业人的口头话,如何在商业地界有一席之地,如何使自己走在创业队伍的前列,是每个企业人头脑不停思索的问题。由于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产品的高标准要求以及消费水平的迅增,我国企业运作已不适应人海战术,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主抓人才时,必须注重科技技术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与动力之源。
作为自动控制的三大技术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成为大多数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基础。由于综合了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使它发展日新月异,大大超过其出现时的技术水平。它不但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数字运算、数据处理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建立与各类生产机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联系,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展了PLC的功能,使它具有很强的联网通讯能力,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众多行业。经过这种技术改造的设备不仅提升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更符合要求,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力,减少了工资开支,为企业增加更多的纯收益。
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经济实质性增长的基本途径,并且逐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其动力源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和我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纷纷制定应对策略,明确本国发展方向,唯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我国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几年来,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以及各方面协调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重点行业具备了关键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能力,开发和掌握了一批行业、区域以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第一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