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成矿规律的初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金矿成矿规律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 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 关于金矿床成因分类的论述,近一个世纪以来,广泛见于各种文献。其中最有影响者反映在刘祖一(1959)[2]、夏湘蓉(1959)1,谢家荣(1965)2、F.西蒙思1973)(3)、C.π谢尔(1972,1974)[4,5]、B.r.莫伊辛科(1976)[6]及M.b.博罗达也夫斯卡娅(1974)[7]等人的著作中。已发表的主要成因分类方案列入表1。仍需提及的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矿地质工作的迅速开展,许多从事金矿地质生产、教学、科研的同志,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金矿成因类型划分方案,而对全国金矿成因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同志则有胡伦积、朱奉三、王秀璋、郑明华、王鹤年等人。 本文在确定我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的划分原则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第一、矿床是现实科学技术条件能够开采利用的地质体,是某些特殊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作用不仅通过对那些特殊地质体的研究能够被人们所认识,而且能将所揭示出的成矿作用应用到其它地域以继续指导找矿。因此,把成矿作用做为分类的主要准则显然易于掌握。虽然把矿质来源做为成因分类[8]更充分体现物质第一的思想,但赖以研究物质来源的多种科学手段,目前并未完全具备,因而难于普遍应用。 第二、由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外生条件下易于形成砂矿,在内生条件下则主要形成热液矿床。我国金矿主要与岩浆热液、火山热液、变质热液和渗滤热液有关。因此在内生成矿作用范围之内将热液类型做为划分金矿成因的第二个因素是与金元素本身的属性完全相符的。虽然热液对金矿的形成具有如此重要意义,但它毕竟是某种地质作用的相伴产物。因此,某些地质学者[9]把热液与成矿作用割裂开来,并将其相提并论未必是合适的。 第三、虽然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而全面的金在不同区域,不同地质体中的丰度资料,某些元素的稳定同位素资料也仅获少数的系统研究成果[10],但矿质来源显然必须做为成因分类的一项因素予以讨论。H.B.彼得罗夫斯卡娅提出了内生金矿的三种矿质来源,即围岩,地壳深部和上地幔[11],本文则主要强调了矿质来自围岩,其次才是直接来自地壳深部和上地幔。 本文对我国已知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提出以下划分方案: 变质热液型 按含矿原岩又可分为四类含金建造。 1.中基性火山岩含金建造 2.含炭陆源细碎屑岩含金建造 3.含炭的泥页岩含金建造 4.夹细碎屑岩的碳酸盐含金建造 岩浆(侵入)热液型 按含矿岩浆的成因可分两类。 1.交代一重熔型 2.同熔型 火山热液型 按矿床所在岩相部位可分两类。 1.火山岩型 2.次火山岩型 渗滤热液型 沉积砾岩型 砂金 按形成矿床的外地质营力分成两类: 1.冲积型 2.冰川型 本文分类方案与前人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强调了变质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讨论了岩浆成矿作用的类型;总结了含金变质岩区对主要类型金矿形成的控制作用。 一、变质热液型 本世纪初由卓越岩石学家M.林格仑提出的岩浆分异学说,对金属矿床学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许多著名矿床学家由此认为,凡脉状含金地质体(主要是含金石英脉),均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我国广大金矿地质工作者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了这一概念,并认为,在南方主要受加里东期岩浆岩控制,在北方则主要为燕山期。 但事实告诉我们,一方面,大量的花岗质岩石已被证明并非岩浆分异而来,而是地壳物质再造的结果,另一方面,大部分含金石英脉的分布并不以花岗岩为转移,甚至在含金石英脉的密集区,岩浆岩并不存在。因此,M.林格仑的岩浆分异学说对形成内生金矿床所起的作用显然应予以重新估价。 六十年代以来,某些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已注意到了上述事实,并为重新探索这些含金地质体的成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以谢家荣、黎彤、R.W.博义耳、B.A.布梁克,B.Γ.莫伊辛科等人的影响较大。博义耳。”是第一个详尽论证区域变质过程中围岩所含金元素通过离子扩散、扩容作用而形成含金石英脉的学者,布梁克[13]正式提出了变质热液金矿的概念。郑明华[14]、王义文等近年来具体论证了我国某些金矿床的这种成矿作用。在这前后,关于金在区域变质作用下的地球化学性状,有着广泛的讨论,某些学者如刀.B.李、O.H.绍辛娜[15]及K.B.克皮任斯卡斯等,依据金的自然状态及其低挥发性,否认金元素有大量迁移的能力,但更多的学者1[13,16,6]则认为在热液环境中,金更易于与卤素和硫形成各种络阴离子或碱金属络合物,并有较大的溶解度和迁移力,即“活化转移”。按照黎彤的计算,我国变质岩系普遍含有较多量的氯和硫,区域变质作用是一个升温、升压的过程,因而有利于含金岩系中金的活化转移,然后由于多种原因,主要是酸度变大,金开始沉淀。二氧化硅从硅酸盐岩石中溶解、迁移、沉淀和金的上述过程与条件基本相同,因此最后在构造裂隙中形成了含金石英脉。我国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