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传统农区,长期以来城镇化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中部地区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城市集群,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产业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镇。 关键词:中部地区 新型城镇化 路径选择 当前,中部地区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加速推进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事关实现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实现中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全国政治经济制度和本身固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城镇化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发展、震荡发展、复兴发展、转型发展和加速发展五个阶段。 1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十分落后,工业化程度十分低下。1949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6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6.%,仅有12个城市,其中,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开封一个,5-10万人的城市6个。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城镇化在一个起点极低的基础上逐步展开洛阳、郑州武汉、襄樊株洲、湘潭南昌蚌埠新建了平顶山、三门峡、焦作(由矿区改为市)、鹤壁黄石、襄樊新城到1957年,城镇化水平达到%,比19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个百分点。2.震荡发展阶段(1958-1977年)1958年到1977年的近20年间,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城镇化建设也是一波三折。1978年,的城镇化率仅为%,与1957年相比,21年间城镇化率只提高了个百分点。“大跃进”时期出现“过度城镇化”1958年到1960年间,受“大跃进”极左思潮的影响,全民大办工业,工业生产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生产的异常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城镇人口骤然膨胀,。三年困难时期首次出现“逆城镇化”受1959年到1961年期间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61年开始,政府全面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城市实行“精兵简政”,压缩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1965年,城镇化水平仅为%。文革”初期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1966年到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及其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止步不前,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及其它城市人口上山下乡,不少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导致城市经济明显衰退,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已成负值,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10多年间,城市发展缓慢,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增长不到2个点,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文革后期,随着大批知青返城,城镇化水平才开始有所回升。 3复兴发展阶段(1979-1983年)1980年,国务院制定了“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方针,确定了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改革政策。这一时期,人们对小城镇的积极作用与地位有了进一步的充分认识,观念上的误区基本得到克服。但这一时期基本上沿袭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建设用地无偿划拨,进镇人口严格控制,建设资金直接来源于方财政。农村工业的发展以乡镇工业“遍地开”的分散布局为基本特征,这种布局不仅不利于中心城镇的建设,制约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强化了农民兼业化现象。因此,这一期间小城镇数量增加并不多。到1983年底,城镇化水平只有%,较1978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个百分点。 4转型发展阶段(1984-1992年)1984年,中央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粮食进城务工经商,并且调整了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但在制度上,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为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设计的,在80年代中期后的改革中,也没有及时从政策和体制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仍然被禁锢在土地上,城镇化向前发展速度缓慢。到1992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较1984年提高个百分点。 5加速发展阶段(1993年到现在)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在改革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城镇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市发展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化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比1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