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地铁环控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广州地铁环控系统设计方案研究(二)前言
在建筑物林立的城市闹市区修建地铁,设置地面风亭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面风亭数量越多,设置难度越大,为了避免风亭风口之间的相互影响,地铁规范规定各风口之间的间距应大于5m。车站一端设置4个风亭时,4个风口如果在立面上错开,则风亭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影响城市景观,4个风口如果在平面上错开时,占地面积很大,地方难找且协调工作十分艰巨。目前国内地铁传统的设计是车站一端设置4个风亭,车站两端共设置8个地面风亭,工程量巨大。能否将风亭数量减少一些,应是设计者研究课题之一。广州地铁1号线采用开/闭式系统,在其前期设计阶段,设置的地面风亭每个车站为8个,为了解决多个风亭设置的困难,当时作为环控设计负责人的本人,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将每站8个风亭数量减少的设想,并经过艰巨努力,使每站按6个风亭付诸工程实施,为广州地铁节省了一笔十分可观的工程投资。风亭数量可以减少的原因,作者已在《广州地铁1号线环控设计总结》(收入《回顾与思考》一书第九章—环境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介绍,这里不再说明。遗憾的是这一设计进步,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致使在其后采用开/闭式系统的上海地铁2号线和南京地铁1、2号线仍然按照每站8个地面风亭进行设计施工,为此作者感到十分可惜。广州地铁2~5号线采用了屏蔽门系统,2、3号线每个地铁车站均设置了8个地面风亭,4、5号线则是部分车站按照8个地面风亭设计,部分车站按6个地面风亭设计。8个地面风亭设计方案就是作者第一篇文章(简称“文章1”)中介绍的A型设计方案,6个地面风亭设计方案就是文章1中的B型方案。本文除了对开/闭式系统和屏蔽门系统各站均可以按照6个地面风亭进行设计加以肯定外,还将进一步探讨能能否使各站风亭减少至4个或更少的可能性,以便最大限度减少地铁风道风亭土建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一、A型方案设计情况的讨论
1、A型方案8个风亭设置情况概述
将车站大系统划入文章1中的A型设计方案系统图后,则成为本文所示的系统图1,因此A型设计方案就是8个风亭的方案,既车站每一端有2个隧道风亭、1个进(送)风亭及1个排(出)风亭,计4个,车站两端合计共8个风亭。它的设计基本情况是:(1)对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了送风系统和回排风系统,其中送风系统由进风亭、进风道(井)、组合式空调机(AHU)等组成,回排风系统由回排风机(RAF)、排风亭(包含排风道(井),以下风亭均包含了风道(井))等组成;(2)对区间隧道在车站两端分别为左、右线设置了各1个活塞通风系统及机械通风系统,活塞通风系统由活塞通风道、活塞通风阀、活塞通风亭等组成,机械通风系统由TVF风机、机械通风亭等组成,显然活塞通风亭与机械通风亭共同合用一个风亭,故称为隧道风亭,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系统紧密相连,通常称其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3)对站内隧道设计了单一的排风(排热)系统,该系统由车顶和站台下均匀排风(OTE和UPE)道、TEF风机、排风亭等组成。图示表明排热系统的风亭与车站排系统的风亭共同合用一个风亭,由此可见“合用设计”已经存在,并不是新概念,本文只是给以明确,并按照“合用设计”这一概念进一步探讨风亭设计数量减少的可能性。
为了进行文字表述,图1中的编号不同于各条地铁线路设计,其编号规定详见图1中的说明。
2、A型方案隧道通风气流的基本分析
隧道通风系统由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组成,图2对A型方案的右线隧道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气流进行了分解。图中(1)是没有机械通风,仅列车在区间隧道内运行时所产生的活塞风风流状况,列车前方为正压,因此,列车前方的风亭均为排(出)风,列车后方为负压,其后方风亭均为进风,图中用风流箭头的多少来表示各风亭和各通风段的相对风量大小,列车前后用3个风流箭头表示的隧道段风量最大,其它用2个箭头表示的风亭和隧道段的风量并不完全相等,而只是表示它比用1个箭头表示的风量大而已。图中(2)是车站两端区间隧道没有列车运行,仅站内隧道排热系统的TEF风机运转时的风流状况,同上图一样,图中用风流箭头的多少来表示各风亭和各通风段的风量大小。由图可知:(1)列车在区间隧道内运行时所形成的活塞风流,在没有其它风流影响时,对各车站进站端的1#风亭而言,以排(出)风为主,对各车站出站端的2#风亭而言,以进风为主;(2)在没有列车活塞风影响时,车站两端的1#与2#风亭均是TEF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时的进风通路。
3、A型方案隧道通风气流的综合分析
正常运行时隧道(包括区间隧道和站内隧道)通风是由列车运行的活塞通风与TEF风机机械通风共同组成的。TEF风机机械通风可以认为是一稳定流,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通风则是一动态的非稳定流,两者的组合仍为动态非稳定流,其计算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借助电脑程序进行。但个人认为,定性分析和静态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