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区域条件分析评价.pptVIP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区域条件分析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一)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采用“不同位置引力场强的差异模型” 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衡量)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 式中s为场强,P为人口数,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为距离,此即距城市任意一点的城市“场强”计算公式。 (二)区位与地理位置 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 与周边区域位置 与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 福建省 (三)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自然要素:经纬度、温度带、海陆条件等 运输要素 吸引辐射影响因素 边缘区位效应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东邻连城,南毗上杭、武平,西接江西省的瑞金、会昌,北连宁化、清流,25°18′40″-26°02′05″N,116°00′45″-116°39′20″E,全境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66公里,土地总面积308988.39公顷。境内龙赣铁路、龙长高速公路、319国道和省道洋万线在城区交汇,直达赣、湘、鄂、川和福建各地,长汀承西启东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随着“铁海联运”、“海西号”的开通,以及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漳、泉的相通,使长汀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四)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 底图:区域地形图、行政区图,包括区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 分析区域内城镇之间、相邻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调查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情况 区位图主要表示区域在所在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的位置示意图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旅游资源 野生动、植物 三、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 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 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一)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 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件, 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 (二)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1、城镇体系现状: 城镇的数量: 乡镇政府驻地集和分布; 城镇常住人口; 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 2.城镇体系结构的特色 城镇现状的职能、等级规模、空间三大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 3.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城镇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城镇的生态环境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和劳动力 区域和主要城镇人口数量近年变动 人口密度、人口的城乡分布 人口的素质; 劳动力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 (二)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基地数量、分布、类型等; 工业方面: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产业:商贸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区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及水运航线和快速交通的基本情况; 区域供电、电信设施、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等 (四)教育和科技情况 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 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 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 五、生态环境条件 (一)区域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 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 水资源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 三废污染情况 (二)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 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 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污染的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 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 六、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七、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 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 自然增长率一般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机械增长参照近10年人口的迁入迁出情况可采用趋势外推法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以近10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为预测参考 考虑农业走向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种田水平 人均可承担耕地的数量趋势 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趋势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以时间序列趋势预测 根据近些年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推至规划近远期 自下而上预测法 将各城镇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进行汇总平衡 对主要城市分别进行预测,再对其它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