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浅谈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但并非所有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有效的。有效的问题情景应具有真实性、发展性、趣味性和吸引力。本文试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切入点,从教师如何面向学生提问,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有效性
一、 问题的提出
当新课程改革声势浩大展开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什么浮华落尽,涛声依旧?其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实际?进而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有效的教与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因此要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可以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入手。思维过程首先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
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呈现形式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师应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资料、动手实践等方法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形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兴趣。由此可见,问题情境是数学有效学习中的关键环节,问题情境设计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既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又可取得教学的实效呢?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
1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创设“焦点型”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在“逆命题与逆定理”一节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是不是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是不是每个真命题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是不是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作答,领悟,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引入,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又如提问“用一条直线截去长方形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很多同学都开始以为“4-1=3”,还剩3个角,这时教师追问:“是吗?”。有学生会犹豫着回答: “难道是5个?”,老师笑一笑:“不一定”,“为什么?”学生急切地问。学生一旦在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就有一种希望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正是这种需求,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大胆质疑。接着老师提出让同学们动手操作求解,同学们有的拿出纸,有的拿出笔,有的拿出剪刀,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动脑,很快得出了结论:长方形剪去一个角会出现三种情况,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老师紧接着可以追问:要是把长方形换成长方体,用一个截面截去长方体的一个角,情况又会如何呢?学生已经从刚才的平面图形中受到了启发,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就慢慢形成。
2 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举一反三”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当是“标准的”,即具有典型的模式,为吸收或同化其他学习材料提供理想的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且还应当具有“变式”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例如在中点四边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向学生设置以下问题(1)当外部四边形是一般四边形时,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2)当外部四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3)你能得出哪些有趣的结论?
这一情境虽难,但使学生感到“新奇“,产生了非揭开“奥秘”不可的强烈欲望。同时教师通过不断变换命题的条件,引深拓广,产生一个个既类似而又有区别的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在挑战中寻找学习的兴趣,自然会乐于学习,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3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创设“新颖、奇特”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出发,构建一些让学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问题情境,以趣味性的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