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电机组节能措施
五、优化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 1.根据负荷、潮位、水温及时调整循泵运行方式及叶角开度,合理调整循环泵运行台数,改变循环水量。 2.定期反冲洗循环水入口滤网。 3.优化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母管制。保持循环冷却水母管正常压力,防止压力过高。 4.循环水泵变速改造(双速或变频)、通流改造提高泵出力和效率。 机组的循环水系统采取母管制设计,机组的循环水量可根据机组之间的需要进行适当分配调整。为了确保机组全年在经济真空下运行,同时达到节电降耗效果,通过对机组在不同季节各种运行方式下机组运行经济性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循环水泵经济运行方式,并制订出了机组在不同水温、不同机组运行方式下,优化循泵运行方式的实施方案。 循环水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闭环控制(负荷、水温、流量定值和反馈-计算流量-调节变频转速);开环控制(负荷、水温-计算流量-调节变频转速)。 六、优化给水泵运行方式 1.给水泵出口压力不应过高。 2.保证管道阀门开度,减少沿程流阻损失。 3.采用变速调节降低给水调整门的节流损失。电动给水泵改变速。 4.提高汽动给水泵投用率。 5.启动时不用电动给水泵。 机组启、停全过程中,通常使用电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待机组负荷大于50%后才启动汽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采用邻机辅助汽源冲转小汽轮机,带动汽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待主机负荷90MW以上再将其辅助汽源切换为本机四段抽汽汽源,这样实现300MW机组正常启、停过程汽泵全程上水.通过这种优化运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七、优化除灰系统运行方式 1.定期检查输灰系统管道情况,降低输灰阻力。 2.定期检查气化管路的温度变化。 3.优化除尘系统运行方式。芒刺线和螺旋线的合理搭配使用、优化振打运行方式 、供电方式等。 4.提高入炉煤质。 5.对水出灰方式 5.1根据锅炉负荷和煤质情况及时调整除灰泵、灰浆泵台数和冲灰水量,保持合适灰水比。 5.2采用添加除垢剂方法减轻结垢。 谢谢! * * * * * 十八、高压加热器投入率(%) 1.加热器管子管壁过薄,管内流速偏高产生的管道磨损,导致泄漏。 2.抽汽进汽挡板面积较小,造成未充分扩散冲刷管束,导致泄漏。 3.加热器整体防振设计不合理导致管子管板疲劳损坏。 4.电动进汽阀等关闭不严,导致高压加热器缺陷不能及时隔离检修,高压加热器持续停运。 5.热工自动疏水调节及保护装置发生故障。 6.疏水管道空气门、水位计、温度测点泄漏,给水管道、给水阀门、安全门等发生故障。 7.高压加热器启停温度升、降太快或负荷变化太快,导致加热器管束热应力过大而损坏。 8.给水含氧量大、水质不良,导致管子的锈蚀损坏。 9.疏水水位控制不好引起的疏水冷段汽水两相流,导致管子冲蚀、汽蚀,产生高压加热器泄漏。 十九、加热器端差(℃) 1.抽汽管道上相关阀门开度不足,造成加热不足。 2.加热器管子表面脏污、结垢,换热不良。 3.加热器壳体内排空不良,影响换热。 4.水位过高淹没加热器管束,影响换热。 5.加热器旁路门未关严或内漏。 6.加热器本身存在内漏现象。 二十、给水泵汽轮机组汽耗率(kg/kWh) 1.给水泵汽轮机通流部分效率低 1.1给水泵汽轮机汽缸效率低。 1.2给水泵汽轮机配汽机构的节流损失大。 2.蒸汽初参数低。 3.汽动给水泵故障率高,启停频繁。 4.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压力高 4.1给水泵汽轮机排汽蝶阀未开足。 4.2汽轮机真空低。 5.给水泵再循环门等系统存在内漏。 二十一、炉水泵耗电率(%)、单耗(kWh/t) 1.炉水泵运行方式不合理。 2.炉水泵效率低。 3.炉水泵出力不足增加运行泵。 二十二、磨煤机耗电率(%)、单耗(kWh/t) 1.磨煤机通风量不足,煤粉过细。 2.磨煤机磨辊和磨碗的间隙过小。 3.磨煤机弹簧加载力过大。 4.“四块”入仓频繁。 5.磨煤机运行方式不合理,效率偏低。 6.煤质差。 二十三、一次风机耗电率(%) 1.一次风道阻力大。 2.一次风道漏风。 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 4.制粉系统漏风大。 5.一次风调整不合理,风压过高、风量过大。 6.一次风机效率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