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三章 知识点
一、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社会分工、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等阶段。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市场的萌芽的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从而使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具有地域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产生,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
在这个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矿山,建立种植园,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主制度,从而建立了早期的国际专业化生产和最初形式的分工——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保证了宗主国对热带产品的输入,并为其成长中的工场手工业产品增加出口,防止了金银的外流,还为宗主国的船只提供了货运。当时盛行一时的三角贸易,即由西非提供奴隶劳动力,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蔗糖和烟草,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的贸易,这便是宗主国和殖民地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完成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大机器工业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空前发展并推动了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大规模转变,使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得以形成。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之所以使国际分工得以形成,是因为: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和增辟原料来源。而大机器工业生产物的低廉价格和在大机器工业推动下变革了的运输方式则成了资产阶级政府国外市场的武器,也是破坏外国的手工业生产,从而迫使外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的武器。这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步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使其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
这种国际分工的特征形成了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下的一种“垂直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下,殖民地、附属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食品、原料的来源地。例如,当时的印度已成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及蓝靛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世界生产力巨大发展,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在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的全部过程所准备好了的。①第二次产业革命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进一步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为国际分工的扩大奠定了物质基础。从1870——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4倍,同期,国际贸易额亦增长了3.2倍。②在这一阶段各种交通工具空前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扩大提供了条件。铁路网的建设,使广大内地与沿海港口联合起来,便利了物资的出口和国外产品的进口,从而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海洋航线的开辟,电报以及美制、亚洲和非洲铁路的建设把各国的国内市场汇合成为全世界市场,使国际分工的扩大成为可能。③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将资本主义生产日益扩大的移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去,从而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日益加深。同时,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因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这一阶段国际分工的特征表现为:①前一阶段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式”分工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少数国家整个地变为城市,大多数国家整个地变为农村,工业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和日本,食品和原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美国家,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进一步扩大了。②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分工,即工业部门间的分工。例如,英国侧重于材料工业的钢铁生产,德国侧重于发展化学工业,挪威着重开展铝的专业化生产,芬兰则主要生产木材加工产品。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有其多方面的原因。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使战后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