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4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考试重点解析.pdf

【精选】14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考试重点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14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考试重点解析

意义: 1、对政府:①影响政府政策,促使政治更加具有公共性,转变执政方式,促进民主进程。 ②促进信息公开,强化公众知情权。③了解民意,制定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 2、对社会:①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倾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网络舆论成为各种话语博弈的“场域”,公众变成主动传播者和参与者,草根力量崛起, 这是网络媒介事件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中所见证的社会变迁。 ③詹姆斯.凯瑞仪式的观点:媒介事件不仅是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也是一个仪式,使参与传 播的人们再现了社会中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的维持和确认。网络上很多针对房地产商或政府 的信息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就是因为再现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对强权的反抗。 3、对公众:“公共性”的舆论监督本质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得到体现,它把监督的主体权回 归给公众,实现自下而上、从舆论一律到多元共生,增强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 公民社会的建构。 ①匿名性,开放性,分权性,使公民摆脱现实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压力。促进了信息 传播的民主化,扩大受众知情权。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②互联网创造了公民对公共事务展开讨论的公共领域,形成相对自由的意见市场,能够汇 集民意,推进事件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提高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举例。 ④互动、分享、互惠促进社会资本的增加,提高社会效率。 ⑤互联网加强了民众之间的联系与集体行动,有利于集结、形成公民组织,为公民社会的 构建提供结构性支撑。通过这种方式,互联网增加了社会资本。 4 、对传统媒体:从作为党政权力的延伸,到关注民间力量,改变其新闻模式和信息来源。 互联网成为中国民众抵制话语霸权和发出声音的唯一出口,能促进中国的民主进程。 网络舆论/ 网络公共领域的问题/ 网络展开政治慎议的障碍因素: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舆论监督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1)网络舆论主体——网民代表性不足。①阶层上:文化程度高、高收入者为主。②年龄 上:年轻人为主。③性别上男性占主导。④深度潜水者的存在。⑤广大弱势群体、没有话语 权的人仍然很难发出声音。 (2 )网络讨论质量不高。 ①许多建设性言论得不到倾听。在网络中虽然话语权,但能够集结大家注意力的机会是稀 缺的,“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想说,但是没有人想听的年代”。 ②存在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群内同质性等特点,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更容易出现极化现象。回声式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 ):网络群体的排他性交往,信息只 是在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形成族群政治和议题政治,而伤害了公开的平等多元的对话 环境。 ③非理性话语方式。匿名导致责任感丧失,网络成为释放个人行为的场域,而不是对公共 事务的真正关心。 ④网络能将弱小、分散的声音汇聚成强大的公众声音,但这种汇聚不一定是理性的和代表 公众利益的,如69 圣战。 ⑤理性沟通的欠缺。公共领域的特征在于理性沟通。对异见的不包容使理性讨论的空间被 压缩。 哈贝马斯在《语用学》:网络虽然是公共意见交融的平台,但单纯的交融并不意味着平等 和理想的交往情境。 2、网民素养不足。由于网络匿名性、网民素质参差不齐、把关人缺失,容易出现舆论失范。 (1)真实性危机:虚假信息、不良信息蔓延,也是谣言的发源地。 (2 )盲从性、非理性:①谩骂、攻击、窥伺、泄愤等非理性行为。②群体极化。 (3 )舆论监督容易越位:①容易演化成网络暴力——人肉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②容易导致媒介审判,干 扰司法独立。 (4 )私人信息公开化,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渗透。如艳照门、兽兽门、主播门。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3、权力和商业利益对网络公共空间的侵蚀。 (1)政府权力延伸到网络,技术把关、信息屏蔽等,并非完全的言论自由。 (2 )现实社会的等级和权力关系在网络依然存在。特定的社会意见领袖、明星和专家更容 易汇集注意力,如新浪的名人博客比普通人的博客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