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的机理 一、低氧/无氧的愈合环境: 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 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低氧时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 伤口湿性愈合的机理 二、微酸的愈合环境: 1.酸性环境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 III型胶原是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 2.皮肤为弱酸性,也是理想的伤口愈合环境 封闭的伤口环境呈弱酸性(6.4+-0.5) 开放伤口PH7.1 伤口湿性愈合的机理 三、适度湿润的愈合环境: 1.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 2.细胞在湿润环境下能更快速移行 3.渗液中含有组织蛋白溶解酶,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4.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 湿性愈合的机理 四、降低感染的机会 湿性敷料创面感染率:2.6% 传统创面处理下(干性)感染率:7.1% 湿性愈合的机理 五、保持创面恒温: 利于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 干燥与湿润环境对比 国内外现状 经过40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接受 国内外现状 2000年8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指出: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 国内外现状 在我国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 坚持暴露和干燥疗法 湿性疗法 多数人采用折中的办法: 半暴露疗法 湿性愈合疗法伤口处理流程 评估全身和伤口局部情况→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局部清洗清创→选择敷料覆盖或封闭伤口→评价并调整方案→伤口愈合。 结语 湿性疗法有助于伤口愈合,提供最适宜伤口愈合的环境,可替代传统换药 不会形成干痂,减少敷料更换时机械性损伤创面 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其释放 换药时痛感明显减轻,感觉舒适、方便 操作简便,减少换药次数 延长换药间隔时间,减少护理成本 降低伤口感染的机会 增加患者舒适度 谢谢聆听! 湿性伤口愈合的理念 ET 王祖晶 bendan611@163.com 湿性愈合理论 使用各种新型敷料,促进坏死组织、痂皮的软化、溶解、清除,营造适度湿润、微酸、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的微环境,从而加快伤口愈合。 正确的伤口护理理念 提供最适宜的伤口愈合环境 清除坏死组织 防止细菌入侵伤口 不刺激伤口及周围皮肤 保持伤口温度37℃ 选用适当的敷料,保持伤口湿润, 有助肉芽组织生长 国内外现状 湿性愈合机理 湿性愈合理念产生 干性愈合弊端 伤口处理发展历史 伤口愈合过程 湿性愈合理念 正常伤口 愈合过程 炎症期 修复期 (增生期) 成熟期 (重塑期) 第一阶段:炎症期 主要参与的细胞: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细胞活动现象:凝血、炎症反应 伤口的特征:红、肿、热、痛 持续时间:从开始有伤口,持续2-4天 第二阶段:增生期 主要参与细胞: 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 伤口表现:肉芽填充 伤口收缩 上皮爬行 持续时间:2-4天~24天 又分为: 肉芽形成期 上皮再生期 第三阶段:重塑期 主要参与细胞:巨噬细胞、胶原蛋白 细胞活动现象:血管萎缩、胶原蛋白重组 伤口特征:伤口瘢痕收缩、颜色变浅 持续时间:24天至数年 疤痕愈合的再好,愈合后强度也只能达到80%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伤口处理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开始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留下了对伤口处理的记载.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几千年前,开始以天然材料(包括蜂蜜、蜘蛛网、植物提取物、苔藓、动物粪便等)用于创面止血、吸收渗出液,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公元前1500-1600古埃及人开始用纱草纸作为敷料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欧洲人开始应用具有吸收功能的材料如拆散的旧绳索或碎布片等材料加工成为覆盖创面的敷料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至十九世纪后半叶,人们应用自体皮移植(1870)、异种皮移植(1880)及尸体皮移植(1881)等生物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多使用自然物品 19世纪,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方法,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开始研制各类新型敷料 希望这种敷料既能吸收创面渗液获得充分引流,又能将渗液全部或部分保留在覆盖物中,维持一个湿润的环境。 干性愈合环境? 该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氧气,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在干性愈合 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伤口护理。方法是开放伤口,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