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鉴别诊断思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鉴别诊断思路课件

热度 据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 37.2~38.0。C 中等度热 38.1~39。C 高热 39.1~41。C 超高热 41。C以上 临床分类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可分为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一、有的放矢原则 病史 1、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等有严格的地区性。 2、斑疹伤寒、回归热、白喉、流脑等流行于冬春季节; 3、伤寒、乙脑则流行于夏秋。 4、麻疹、猩红热、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病愈后常有较牢固的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的可能性甚少。 血沉(血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加速主要是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多以及白蛋白减少。 病理性的血沉加速,最常见于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中毒、严重的肝脏病及贫血等。 血沉对慢性微热的鉴别诊断也有意义,其他检查虽然正常而反复多次检查血沉均加快,则不能以功能性疾病来解释,而须考虑某些隐源性急病,其中以结核病和恶性肿瘤尤应注意。 血沉也是估计风湿病与结核病活动程度的良好指标。 (1)白细胞总数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与中毒性变化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骨髓功能受抑制,白细胞总数减少,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左移(变质性左移),可见于伤寒、副伤寒、泼状热、流感等。 另一种是白细胞总数增多,并有各阶段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左移(再生性左移),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白喉、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等。 (3)嗜酸粒细胞计数 发热伴有显著的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过敏性肺炎等。 发热伴有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氏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热等。 在伤寒时,嗜酸粒细胞消失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点,它对伤寒与其他急性传染病的鉴别很有帮助,但轻症伤寒血中嗜酸粒细胞仅有减少。 (4)单核细胞计数增多 在感染过程中出现单核细胞增多时,如合并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尚在活动;如合并淋巴细胞增多,则提示炎症趋向于消退。 轻度或中度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活动性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疟疾等。 在单核细胞白血病时,有特别显著的单核细胞增多,且出现大量形态不正常的、幼稚的和原始的单核细胞 (5)淋巴细胞计数 绝对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与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等。 相对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波状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粒细胞缺乏症、再障等。 (6 )病原体检查 疟原虫、黑热病原虫、钩端螺旋体等均可从血中直接检出而确定诊断。 狼疮细胞的检出,对诊断SLE有决定性的意义。 血(或骨髓)培养 原因未明的发热,而且有感染性血象(或骨髓象)者,是血或骨髓培养的指征。 血(或骨髓)培养对伤寒、副伤寒、波状热、败血征、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病因学诊断,均有决定性意义。 对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癌药物)与激素治疗的病例,如有原因未明的发热,要注意真菌感染或某些条件致病菌(如厌氧杆菌)感染的可能,在此情况下血培养不可忽略。 其他化验与器械检查 原因未明的急性发热不少由于病毒感染,病毒分离、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或抗体中和试验有助于诊断。 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尤其兼有进行性贫血者,是骨髓象检查的指征。 淋巴结活检是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兼有淋巴结肿大的适应症。 感染 感染是长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在各种感染中,结核病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某些肺外结核,如深部淋巴结结核、肝结核,尤难诊断,早期的急性粟粒型结核和脊柱结核也难诊断。还有伤寒、副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波状热、败血症、阿米巴肝病等。 四、血液病 造血系统的新陈代谢率较高,有病理改变时易引起发热,如非白血性白血病、深部恶性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病等,常成为诊断难题。 进行性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是提示血液病的线索。 五、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当肿瘤组织崩溃或附加感染时则可引起长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不甚明显 以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肾上腺瘤、 肝脏肿瘤及肠道肿瘤较常见 大多实体性肿瘤出现发热病程较晚,热度也较低。 慢性微热 体温上升达37.3~38。C并除外生理性原因者称为微热,微热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微热。慢性微热可见于许多情况,一般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器质性多见,病因又以感染性多见。 (一)器质性慢性微热 1、感染性慢性微热 结核病、肝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咽炎等 2、非感染性慢性微热 甲亢、肝硬化、血液病、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 (二)功能性慢性微热 功能性微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夏季微热。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