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和《论语》课件
人的终极关怀——哲学与宗教的主题 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 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 ——柏拉图 孔子的精神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人”。 孔子给人指出了一条路,以获得人的自由。 一、为己之学 与西方指向外部世界,指向自然不同,孔子之学要人返回到自身,通过切己自省,开启智慧,成就德性,完成自我(实现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为己之学。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肯定,而是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论语·庸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这就是说,孔子之学不是学知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是通过德性的修养净化心灵、开启智慧,成就一种圆满人格。因此,学习孔子的思想,也就不同于我们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而是返回到自身,返回到内心,向内用力。 二、内在超越 孔子之所以要人反身向内,在心中寻找人生的真谛,是因为孔子相信,人与宇宙有内在的关联,宇宙的根源具于人心。通过德性修养开启人生智慧(仁),就可以在现实生命、生活中超越有限而达至无限和永恒。相对于西方基督教天人对立、人需要外在的上帝救赎才能超越自我的外在超越理路,孔子的这种思想可以称为 “内在超越”。孔子说: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鲜明的体现了这个特征。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天(天道、天命)是一种创生性的力量。 子曰: “天生德于予。 ” (《论语·述而》)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论语·尧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以心性本体为基础的内在超越模式是东方文化的共同特征,儒、释、道都是如此。 佛在心中莫浪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只向灵山塔下修。 三、人的自由——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消除我与世界的限隔(这个限隔由人的观念造成;勿意、毋必、毋固、毋我等各种偏执的消除及思维窠臼的打破,即是消除此种限隔),重新找到自身与世界的共同基础,而与世界达为一体,周流委蛇,动旋中礼,人的生命由此进入永恒和自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亦即 “化境”。 冯友兰(1895—1990)的人生四境界 根据人的觉解程度分四境界: 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 二、功利境界,生物之理 三、道德境界,尽伦尽职 四、天地境界,天地合一 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学问,不是使人增加对于实际的知识及才能的学问。” 丰子恺的三种人生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的老师弘一法师在杭州圆寂。丰子恺对弘一法师的一生作了全面的回顾,作出了“人生三层楼”的哲学思考。他所作的这个人生思考,具有相当高深的哲学意义。 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层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 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着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界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