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艾灸与耳穴(广州中医药大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灸与耳穴(广州中医药大学)课件

灸法 针与灸 针法是指利用针具等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在腧穴上或患处进行烧灼和熏蒸,借其温热性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共同之处: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两者往往结合使用 灸法的特点 运用广泛 简廉安全 功效特殊 种类多样 灸疗作用的机制 西医: 局部刺激效应(热刺激、近红外辐射效应) 免疫调节效应 中医: 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 经络调节效应 艾灸 定义: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原理:通过一定的穴位艾灸,能使人体产生一种温和灼热的感觉。利用这种热力的作用,透入人体肌肤而产生的刺激,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畅而起到治病和保健之功效 艾叶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调经安胎、祛湿止痒、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 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艾条灸 悬起灸 { 实按灸 悬起灸 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注意事项:要及时弹去艾灰, 以免火星烫伤被灸者;灸前涂点万花油,可以防止操作不当艾灰烫伤病人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10~15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灸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回旋灸 将艾条燃端距离皮肤3cm左右,以一个穴位为中心,在半径为3cm的范围作圆周状的环转运动或左右移动来熏烤。 实按灸 雷火针灸 太乙神针灸 雷火针灸 雷火针灸 又称“雷火神针”。是用药物加上艾绒制成的艾条点燃后按压熨于穴位。 太乙神针灸 太乙针灸 又称“太乙神针”。是应用药物艾条施灸。用法施灸方法与“雷火针灸”同。 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证及半身不遂等病症疗效较好。 艾炷灸 即将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进行施灸的方法 艾绒做成一定形状之小团,称为艾炷。艾炷燃烧一枚,称为一壮。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 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温针灸 温针灸是指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艾灸常用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 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 线 的中点。 中脘: 又名太仓,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之交会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功能:调理胃气。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