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课件
;课标要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古代何种经济形态?
;一、小农经济的形成;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是一种自足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吗?;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5)地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这种小农经济的经营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如何评价小农经济?;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5 .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 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 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③ 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④ 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④
C . ① ② ④ D . ① ③ ④;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精 耕 细 作;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圩 田;2、提高复种指数:实行间作,套种和轮作复种。;玉米花生间种;幼树套种西瓜;3、提高土地利用率
?耕作农具改革创新:西汉
的耧犁;唐代曲辕犁;西汉耧犁的发明;牛耕图;特点:
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能调节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极易适应水田耕作。;?耕作技术方面:;?灌溉工具的改进;唐朝筒车复原图;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④施肥方面:商周时代使用粪肥和绿肥,后扩大肥源;注意合理用肥。;4、选育良种
(1)育种方法:穗选法、株选法
(2)无性繁育技术:有扦插、嫁接等;5、掌握农时:通过天文观测,创造二十四节气;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蜇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春天!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秋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
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冬天!
;6、意义:古代中国农业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奠定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 总结;活学活用;2.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筒车的发明使用;3.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 )
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
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
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
;4.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是( )
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
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
;5、“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体现了家庭式经济的什么特点( )
A.落后性
B.脆弱性
C.封闭性
D.分散性
;6. ( )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和主要特点
A.精耕细作 B.粗放耕作
C.选择耕作 D.计划耕作;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6、“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