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病理透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病理透视

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病理透视 刘晨: 摘要;?说来说去,至少在农村老人之死这个问题上,大部分都是“文化问题”。却背后又折射出了太多的“社会保障不健全”的问题,还包括赡养老人的传统伦理缺位。 ?   至今我听过两个关于农药与死亡的笑话,一个是“再来一瓶”,说是一个农夫买了一瓶农药回去,为何死了两个人,前提假设是一瓶农药只能喝死一个人。结果,人家中奖了,“再来一瓶”,所以他和他的妻子都喝农药死了。还有一个是“假农药”。这类的新闻事件被曝光的很多了,在此就夹杂一些新闻素材来撰述了。话说,一个农妇买了一瓶农药,准备回家喝农药自杀,结果没有喝死,不是因为农药过期,而是因为农药是假的,而后该农妇去找卖农药的店家算账。 ?   当然,这都是“笑话”和农民们的饭后“甜点”。对于农民而言,你如何去做田野调查的话,会得到很多这类的故事或新闻。无论是中部地区,还是西北地区。而就在前不久,因为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刘燕舞等人的农村自杀现象研究(该研究表明农民老年人自杀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再一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却一时半会得不出什么好的对策来防止个人对自己的生命的处置权。如果用涂尔干在《自杀论》里的观点来看,农村老人自杀应该属于利他型自杀,也就是说,为了给儿女们减轻负担而选择有病不医,自己又实在无法忍受痛苦,故选择“与世诀别”。 ?   但为什么是农药而不是其它呢?有过农村生活经验或调查的人都或许明白,如果是跳楼自杀,农村的平房算是多半,不足以一次性的“解决问题”(结束生命),而跳井或许更合乎常理。如果是交通事故自杀,也就是如今的常说的“碰瓷”,或许很多老人们也会担忧,万一把握不好分寸,是自己的交通责任,估计还会落得死也死的不光彩的下场和名声。仔细分析下去,便会发现,可以保存遗容,又可以一次性的解决问题,还可以很自然的死去,不至于吊死那种的惨烈,估计也就只有靠农药来解决问题了。不妨做一个社会调查,假设“农村老年人自杀的手段是喝农药”,那么接下来我们用抽样的调查方法去统计,或许就会验证我们的假设。如果不是,通过调查也可以得知,在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又是什么。也就是说,通过这类的调查,可以摸清老年人的死亡手段,但并非是控制老年人自杀的根本方法。因为这是一项治标不治本,“堵错了漏洞”的方法。 ?   之所以有这么个研究假设和对于农村老年人自杀的问题如此关切和“熟悉”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田野调查期间)两起农村老年人自杀,前者是典型的因为不想拖累自己的子女,增加子女们的赡养和医药负担,却又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而选择喝“敌敌畏”(一种剧毒农药),在一个农忙的下午,安然的死去。后者是因为吊死屋子里,死状惨烈,七窍流血,实在是一种“X死”的“表达”(这里可能有话语建构的可能存在)。我们如果只谈喝农药而死的话,可以发现,农药还可以让人死的不那么惨烈,并且把“反抗”表达的不那么直接和激烈。(虽然我也有认识有通过喝农药表达反抗的女性自杀死者) ?   如果跳出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度,从死亡哲学的角度看,其死亡的原因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复杂性”(曹锦清,2010),因为其中包括的成因太多太多。比如有的用死亡解决病痛折磨的,有的因为夫妻双方不合而一时想不开喝农药自杀的,有的因为受尽欺辱而选择自杀的,有的因为不满子女的赡养而选择自杀的,有的想和自己死去的老伴而选择自杀的。等等。太多的原因导致了死亡向农村老年人敞开,而我们却又被这些死亡的表象所迷惑,甚至用很多西方的理论去解决中国本土的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其实,这些西方的解释理论有些不合时宜。笔者看来,死亡在很大部分程度上,不是因为死亡本身的可怕,农村人没有那么的畏惧死亡,而是因为一点小原因或者大事情,而选择死亡。另外,如果去探索死亡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另外还需要窥探出死亡的背后,究竟是医保(社会保障)不妥,还是夫妻感情不和所致?分类分析(既有的大量文献已经在这样做),或许更有利于解决农村的自杀问题。虽然这些年农村的自杀率比城市的自杀率略微下降了一些,年轻人的自杀率比老年人的自杀率也有所提高,但是死亡归根结底,还是个文化问题。我也曾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死亡是个文化问题》的文章来专门讲述我的某人之死。 ?   然而,这又必须回到开篇所说的问题当中来进一步讨论。死亡为何会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是其他呢?比如说,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就是这类。我曾经在乡村调查的时候得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农妇对我说,她的父亲就是因为生病,太痛苦,而自己又不想看着父亲那么痛苦,并且也不想父亲更多的拖累她的哥哥(儿子赡养老人),所以,在其父亲“寻路”的时候(寻路就是死前的一个准备,大致意思就是去曾经想去的地方看看,去曾经去过的地方看看,去儿女们生活过的地方看看等等),她就又一次叮嘱过她的父亲,“实在疼不来了,自己想办法。”我当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