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
主要内容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简介 心动过缓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起搏适应证 起搏疗法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自动除极 一般情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产生激动非常缓慢 窦性停搏 慢/快综合征 变时性功能不全 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四种表现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阻滞 Io 房室传导阻滞 IIo 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I型(文氏现象) 莫氏II型 IIIo 房室传导阻滞 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I°房室传导阻滞 II°I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 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 III°房室传导阻滞 III°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P波与QRS波之间没有关系 QRS波形态增宽,说明心室激动起源于浦肯野系统 心室率为22bpm 双束支阻滞 三束支阻滞 主要内容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简介 心动过缓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起搏适应证 起搏疗法 心动过缓的常见症状 脑供血不足: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近似晕厥、晕厥、癫痫样抽搐、精神错乱等 周身供血不足: 疲乏、气短、活动耐量降低、心悸、胸闷等 心动过缓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发现心律失常: 12导联ECG; 24 - 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Holter) 植入式 Holter 辅助检查:活动平板试验, 电生理检查, 神经学检查,食道调搏等 单靠心电图检查够吗? 很多有症状的病人会被送去做心电图,但是: 普通心电图只能抓住很少的病例 对于有症状而普通心电图阴性的病人应进行24~48小时Holter检查 反复晕厥且原因不明的患者,建议安装植入式Holter 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 植入式Holter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起搏器治疗 其它疗法 药物治疗及其局限性 药物治疗只能用于紧急情况或临时挽救生命 药物治疗不适于长期治疗(不能持久、也不可靠) 有些心律失常不适宜用药物治疗 心动过缓不能完全通过药物治疗 起搏器植入后的疗效 主要内容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简介 心动过缓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起搏适应证 起搏疗法 窦房结功能不全的永久起搏建议 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建议 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建议 慢性双分支阻滞的起搏建议 心肌梗死急性期后的起搏建议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和神经心源性晕厥患者的起搏建议 主要内容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简介 心动过缓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起搏适应证 起搏疗法 起搏治疗的历史 早在两个世纪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心脏激动形成和传导异常可以引起症状,并且有可能是心血管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G. B. Morgagni. De sedibus, et causis morborum per anatomen indagatis libri quinque. Venetis, typ. Remondiniana. Reprint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Willius Keys, Cardiac Classics, 1941, pp. 177-182 1761; 1:70 Osler W. Slow pulse and syncopal attacks. Lancet 1897;1:623 ? 到目前为止,心脏起搏是治疗因窦房结功能障(SND)或房室传导阻滞(AVB)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起搏治疗的历史 Arne Larsson ,出生于1915年5月。1958年,40岁左右患了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严重的阿斯发作,当时意味着等死。他的妻子一心要拯救他的丈夫。她听说卡罗林卡医院实验室正在进行心脏起搏的动物实验,她坚信这种机器可以拯救他的丈夫。于是凭借她出色的说服能力说服了胸外科医生和工程师于1958年10月8日,在瑞典为他丈夫植入了世界上第一台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第一台起搏器只工作了3小时,随后换上第二台同样的起搏器。他一生共更换了22台起搏器和5套电极系统,一直活到2001年86岁才因为与心脏无关的恶性肿瘤去世。 起搏治疗的历史 1958 年 全球第一例永久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瑞典完成 1967 年 按须型起搏器问世 VVI / VVT 1977 年 双腔技术标志着进入生理性起搏时代 1978 年 开发并应用可程控技术 1982 年 频率适应性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7 年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8 年 三腔技术应用于临床 2003 年 起搏器全数字化技术开发成功 起搏器获得的荣誉 起搏治疗在全球的使用 全球共有三百多万患者已经接受心脏起搏治疗 全球每年约有四十多万患者新植入起搏器 在中国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