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主备:冯君 审核: 使用: 课题 20、古诗两首 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孟、浩、陵、辞、唯、舍、君”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音乐:《高山流水》? 2热身活动:分两队,小队长领着赛背李白的诗。 教学方法 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过程 修改栏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小调查,古诗和一般的课文相比更喜欢哪个?原因是什么?(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古诗言简意赅,不错。但就是在这么短小的篇幅里却字字珠玑,大家在学古诗词时不要轻易放过任何简单的字眼,把诗词读深、读透、并且读长。 2、古诗——唐诗——李白——《赠汪伦》,生齐声背。边背边想: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 总结:在古代因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面。所以在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写的另外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深入诗题,解读大意 1、汪伦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李白,通过预习加上诗题的提示作用,告诉我在这首诗中又是谁送走了谁? (板书:李白????送?????孟浩然) 师点明预习的重要性,生试读诗题。师讲明古诗对停顿讲究,要求停顿正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并个性解读诗题。 师:读了这么多遍诗题,再仔细对比几首送别诗的题目《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送别诗的诗名往往会将送别的地点,送别的对象,还有送别对象的去处融入其中,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生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2、头脑风暴。诗题也就是古诗的“诗眼”。读懂了诗题,也就把整首古诗读懂了一半。了不起!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师:问题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呢? 三、细读诗歌,体悟诗情。 1、强调读的重要性。学生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争取把它读通顺。 生阅读,师检查反馈,生齐读。 2、师要求生读通——读懂,边读边解决问题。并强调批注的作用。 生自由读诗,讨论,交流。 理解故人:有诗为证(屏幕出示)讲述他俩相识相知的经过。并说明借助注释读古诗的方法。 理解烟花三月(屏幕出示) 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色。 同学们看到了,孟浩然要去的是哪?是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曾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况且是在烟花三月,一路上是享不尽的美丽风光。(总结:景美) 沉浸在如此美景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齐读。 良辰美景三月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孟浩然又匆匆离李 白而去。李白的心情会怎样?(学生作答。)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是依依不舍的?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 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 想象一下:李白可能先会在哪里相送?当江边看不到帆船,又可能到哪里?半山腰也看不见了呢? 师生一咏三叹读最后两句。 4、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板画孤帆,书写“帆尽”) 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帆船?(板画众帆,突出孤帆。) “江帆点点,只见一帆,船不见了,我看着帆,帆不见了,我只看见长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扬州。(师范读后两句)真是帆尽,“情未尽”(板书)。(总结:情深) 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点都不错。带着李白的深情,我们齐声朗读全诗。 这首诗在诗坛上有着千古一别和“三名一别”的美誉(屏幕出示)我们的诗题可以这么讲:在名楼送名人到名城。足以见得它的分量非常之重。但最主要的还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孟浩然走了,时光流逝,但他对孟浩然的思念永远没有停止。在送别一年后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屏幕出示《江下行》)这首诗非常直白,就像上面这首诗的注释。齐读。 四、拓展训练 模仿《赠汪伦》,并结合本诗的情境写一首《赠李白》。(设置背景音乐吴涤清歌曲《烟花三月》)这首歌的词儿是根据《黄鹤楼送孟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