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 热电偶传感器 3.5.1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3.5.2 有关热电偶回路的几点结论 3.5.3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3.5.4 常用热电偶及其特性 3.5.6 热电偶测温应用实例 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简称热电偶。热电偶能满足温度测量的各种要求,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范围宽(-269~2800℃),响应较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因此在测温领域中应用广泛。 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温度测量中使用最普遍的传感元件之一。它除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准确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信号为电信号便于远传或信号转换等优点外,还能用来测量流体的温度、测量固体以及固体壁面的温度。微型热电偶还可用于快速及动态温度的测量。 赛贝克效应 这种现象早在1821年首先由赛贝克(See-back)发现,所以又称赛贝克效应。 热电动势由两种导体接触电动势(或称珀尔帖电动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汤姆逊电动势)组成。热电动势的大小与两种导体的材料及接点的温度有关。 * 电气测试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电气测试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尚辅网 / 3.5.1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图3-71 热电偶工作原理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接成图3-71的闭合电路,把它们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为 及 ( )的热源中,则在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或塞贝克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叫塞贝克效应。 图3-71中的两种导体叫热电极,两个接点,一个称为工作端或热端( ),另一个称为自由端或冷端。由这两种导体组成并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动势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 热电偶原理图 T T0 A B 热端 冷端 接触电动势 图3-72 接触电动势的建立 在图3-71中,温度为 的接点,由于A、B两种导体的电子密度不同(设 ),在接触面上由A导体扩散到B导体的电子数量将比由B导体扩散到A导体的电子数量多。导体A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导体B因得到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因此在A、B导体的接触面上建立一个电场 ,见图3-72。在该电场作用下,一方面阻止继续由A导体扩散到B导体,另一方面加速电子由B导体扩散到A导体。当达到动态平衡时,在A、B导体的接触面上便建立了接触电动势,其值用 表示。 温差电动势 温差电动势是在同一根导体中由于两端温度不同(设 )而产生的电动势。在同一导体A中,由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的电子数量比由低温端向高温端扩散的电子数量多。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而低温端由于得到多余的电子而负电荷。因此,在导体中建立一个静电场,见图3-73。在该电场作用下,一方面阻止电子继续由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另一方面加速电子由低温端向高温端扩散。当达到动态平衡时,在导体A的高低温端便建立了温差电动势。 图3-73 温差电动势的建立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 由上述可知,图3-71的热电偶回路有四个热电动势;两个接触电动势 、 和两个温差电动 势 、 ,热电动势的等效电路见图3-74。四个电动势中, 由于 , 的量值最大,以 的方向为正,则回路热电动势为: 图3-74 热电动势等效电路 由于温差电动势很小,而且 与 的极性相反,两者互相抵消,可忽略不计。因此,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为: 由上式可见,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 与热点偶电极材料的电子密度 、 和两接点的温度 、 有关。当电极材料一定时,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 成为温度 和 的函数之差,即 若保持冷端温度 恒定, 常数,则上式可写成: 由上式可见,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 与热端温度具有单值函数关系。 此即为热电偶测温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分度表 由于电极材料的电子密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电子密度并非常数,因此式(3-91)的单值函数关系很难用计算方法准确得到,而是通过实验方法获得。规定在 ℃( 273.15K),将测得的 与 的对应关系制成表格,称为各种热电偶的分度表。 热电动势 中,下标A、B表示热电极,规定写在前面的热电极A为正极,写在后面的热电极B为负极, 表示测量温度, 表示冷端温度。若符号有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范立南李雪飞电子课件第6章节直接数字控制.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范立南李雪飞电子课件第7章节模糊控制技术.ppt
- 电气测量第5版陈立周9章节.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范立南李雪飞电子课件第8章节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范立南李雪飞电子课件第9章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范立南李雪飞电子课件第10章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pt
- 电气测量第6版陈立周电子课件1章节.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范立南第1章节绪论.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范立南第3章节常用应用程序设计.ppt
- 计算机控制技术范立南第4章节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ppt
- 2025-2030年中国冶金电力配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造纸其它来列明制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葛根醋饮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代步车座椅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在线硝酸盐氮分析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不锈钢卫生弯头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职业病预防培训》课件.ppt
- 2025-2030年中国腈氯纶阻燃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定硫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