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工艺和窑炉技术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型工艺和窑炉技术的发展

1.5.1 干燥过程 3、降速干燥阶段 表面停止收缩,继续干燥仅增加坯体内部孔隙 干燥速度下降,热能消耗下降,坯体表面温度提高。 4、平衡阶段 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度为0 干燥最终水分取决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1.5.1 干燥过程 1 3 时间 升速阶段 等速阶段 降速阶段 平衡阶段 介质温度 2 1—坯体含水率 2—干燥速度 3—坯体表面温度 A B C D O 成型中:受力不均,密度、水分不均匀,定向排列等都会造成干燥过程中制品的不均匀收缩。 1、可塑成型: 1) 旋坯干燥变型可能性 滚压成型 2) 挤制成型: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泥段轴向、径向干燥收缩不同。距中心轴不同位置,收缩不一致,愈远 密度越高,收缩下降。 2、注浆成型: 颗粒定向排列 靠近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 致密度提高,水分下降 远离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 致密度下降, 水分提高 粘结各部件时留下的应力 3、压制成型:粉料水分、 堆积、受力不均匀 1.5.2 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1、整体开裂:沿整个体积,产生不均匀收缩,如超过坯体的临界应力,则导致完全破裂。 多见于干燥开始阶段,坯体厚,水分高的坯体开裂几率高。 2、边缘开裂:壁薄,扁平的制品多见,边缘干燥速度 中心部位。 多见于坯体表面,边缘张应力 压应力 3、中心开裂:边缘干燥速度 中心部位,周边收缩结束,内部仍在收缩,周边限制中心部位收缩,使瞬间边缘受压应力,中心部位受张应力。 4、表面开裂:内部与表面温度、水分梯度相差过大,产生表面龟裂,坯体吸湿膨胀而 釉不膨胀, 使釉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 5、结构裂纹:常见于挤制成型:泥团组成、水分不均 多见于压制成型:粉料内空气未排除,造成坯体的不连续结构。 1.5.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 成形工艺是陶瓷制造工艺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成形工艺确保陶瓷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 成形工艺使陶瓷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传统陶瓷即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和其成形工艺紧密相关。 成形工艺主要指陶瓷坯体而言。 我国古代的陶瓷制品所使用坯料主要为可塑性坯料。这决定了我国传统指陶瓷都是可塑法成型(滚压成形)。 将粘土等原料掺入一定水分,形成可塑状态的泥团,使用手工或印模塑制成形。 发展规律:全手工成形→轮制技术→其它辅助工具。 手制成形 修正方法:无轴的垫板上进行(李文杰) 新石器早期:手工捏,泥片贴塑 新石器早期晚段: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出现了泥条筑成法。 黄河流域是最早出现泥条筑成法的地区。出现时间为新石器早期晚段,仰韶文化盛行泥条筑成法。 泥片贴筑法出现时间较早 泥片贴筑法易从泥片接缝处产生纵向裂纹。 泥片贴筑法只能制作简单的器物。 泥条筑成法克服了泥片贴筑法的缺点。 由于泥条的横向连续性,坯体不易产生纵向裂纹。 泥条筑成法可以制作形制复杂的器物。 慢轮的出现(仰韶文化时期,已经盛行)。 慢轮出现直接导致了轮制技术的产生。 /special/C16961104792.shtml (CCTV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调查) 慢轮是泥条筑成法的辅助手段。 慢轮的主要作用:手工成形,慢轮修整,得到光滑的表面。 模制法出现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盛行于中原龙山文化。 模制法主要用于袋足器袋足的成型。 通过泥条盘筑法将泥条盘筑于模具表面,然后拍打或滚压成型。 黄河中游 用于成型大小形状相同的坯体。 提高成品率 提高工作效率 模制法对后世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范铸技术的影响。 一、 坯体成型工艺 二、 窑炉技术 原料加工是陶瓷工艺流程中的最基础步骤。 原料只有通过合理的加工工序,才能形成适合烧制的坯料,才能保证一切后续工艺的顺利实施。 按成形方法可以将坯料分为:可塑性泥料,泥浆,干压粉料。 例如: 碗盘 ——滚压、旋坯成型 (塑性坯料)古代陶瓷坯料最主要种类 陶瓷砖 ——模压成型(干压粉料) 卫生洁具 ——注浆成型(泥浆) 坯料的总体质量要求 配料准确 组分均匀 细度合理 空气含量少 对水分的要求 可塑性泥料——滚压、旋坯:18~25% 注浆泥浆 ——卫生洁具,茶壶:28~35% 干压粉料 ——陶瓷砖:8 ~15%(半干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