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第1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第1课时

第五课 古代寓言二则 第1课时  河南省平顶山市教研室 马洁玉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韩非子》是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他提倡法制,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寓”寄物,“言”讲道理。 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着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什么是“寓言”? 从文章题目看,这两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郑人买履》题目中的“郑”是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县。履,指鞋。题目的含义是:郑国人买鞋。文章题目点明人物和事件,一目了然。 《刻舟求剑》题目中的“刻”是刻记号的意思,“舟”是船的意思,“求”是寻找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是:在船上刻记号,到水里去找丢失的宝剑。文章题目点明了刻舟的目的,暗示了在解决问题上的不科学性,巧设悬念。 正音字词 履 吾 度 度 宁 遽 契 (lǚ,鞋) (wú,我,我的) (duó,量长短 ) (dù,尺码) (nìng,宁可) (jù,立即、匆忙) (qì,古同“锲”,雕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有个郑国人想买鞋子,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了带量的尺寸。”就返回家取量的尺寸。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用脚试一试鞋呢?”他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文白对读 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行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文言文翻译方法点拨 (1)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将语句中的重点词翻译准确。 (2)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归纳常见的文言知识点。 (3)我们要注意一些现象: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是不用翻译的;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要尽量补充出来;有些发语词或无实义的词可以不翻译;有些语句在翻译时还要调换词语的位置等。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遽契其舟。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契”同“锲”,雕刻,用刀子刻。 注意: 通假字的音要读成它的本字的音,字义要解释为它的本字的意思。 2.一词多义。 (1)度 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duó,量长短 dù,量好的尺寸 (2)之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动词,到……去 代词,指量好的尺寸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而 而置之其坐( ) 而忘操之( )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也可不译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4)其 而置之其坐(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代词,他的 代词,那,那个 代词,他的 注意: 多义词的词义不同时,有时读音和词性也会有不同,要仔细甄别。 一词多义 3.特殊句式。 (1)反问句。 不亦惑乎? “不亦……乎”是一种固定句式,应译为“不是很糊涂吗”。 (2)倒装句。 1)无自信也。 宾语前置,应译为“不相信自己的脚”。 2)求剑若此。 状语后置,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