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e-learning途径-wangxiaomin-home
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闫寒冰 目录 远程培训的优势与劣势 远程教育的本质特点 理念:远程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体系:OU的培训案例解读 课程:设计与创新 实施:助学案例剖析 远程培训 远程培训是指依赖于网络课程的,有明确的培训目的、培训时限的培训,以此区别与非正式学习。 远程教学(理想VS现实) 理想: 教学交互性强 超越教学时空 共享教学资源 实现教育理想 开放、灵活学习、以学为主 现实: 学习效果受到质疑 质量管理正趋规范 远程教学的优势 时空不限,可以运用零碎时间学习 隐性知识外化,便于智慧共享 网络数据库,可以快速地查找资源 教学民主氛围的形成 …… 远程培训优势无限 正视远程培训的劣势 前提:内容设计好,助学得当的情况下 内容:有些教学内容不适于网上进行 情境:文字描述往往带来的是真实情境的缺失 交流:缺乏现场互动与即时反馈 技术:对技术的绝对依赖 学员:学习自觉性,学习时间的保障(工学矛盾) 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远程教学 全国班主任培训 “200名骨干班主任的面授培训”与“10000名班主任的远程培训”同时于2007年11月9日开始。 讲座者名家云集,讲座非常精彩 在“200骨干”班中,讲座是面对面进行的,同时生成录像,上传网站,供10000名班主任来在线学习。 讲座后有相关的在线研讨,这时骨干班主任可以成为后续研讨的助学者。 Case Study 1: National Training for 10,200 Class Teachers 高中新课程校长研修 混合培训 (面对面+博文反思) 博文反思 就个人而言:学习过程与成果的记录——促进知识外化与学习反思 就群体而言:培训主题的“主题圈”——“学习共同体” 就管理而言:有利于培训跟踪与综合评价 就社会而言:开放教育资源——更广泛的培训管理者共享。 INTEL未来教育的TEO课程 精心设计的、群体开发的网络课程 课程本身就是参与式、体验式课程 混合培训(3天面授+7周远程) 远程培训的条件成熟了 终身学习理念被广泛接受并初步落实 支持自主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更趋成熟 开源软件促进了网络课程设计主体的大众化(Moodle, Sakai) 新技术环境的出现(手机,MP5) 免费共享课程资源的愿景正在实现(MIT,OU) ----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教师远程培训的挑战 不乏引领性的项目,但是普遍意义上来讲,以下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什么是质量(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了?) 踊跃的讨论?点击率?(深度贴) 例1:某省教育技术远程培训 例2:专家评价某全国性的教师培训网站 质量:是否到达了教学目标? 质量的要求: 粗放型:让想学习的人达到了教学目标 精品型:让尽可能多的人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远程培训的挑战 如何保证质量? 个体的经验与付出? 保证质量: 方法与策略 考虑成本效益 寻求可复制方法 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也不是远程特有的问题,但远程培训将质量问题外化了 远程教育的本质特点 教学的两阶段 课程的系统设计 过程中的学习支持 传统教育教与学的关系 远程教育教与学的关系 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本质 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学习是在教与学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远程教育必须重新构建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关系(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教与学行为再度整合的关键 特殊形式和内容的学习资源 以人际交互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支持 课程的系统设计 内容设计嵌入教法 教学材料便于人际交互 学习内容的更新与活性 过程中的学习支持 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 理念?体系?课程开发?学习支持 远程培训质量管理的文化观 理念价值: Open University: The Open University is open to people, places, methods and ideas. It promote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justice by providing high-qual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to all who wish to realize their ambitions and fulfill their potential. Through academic research, pedagogic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it seeks to be a world leader in the design, content and delivery of supported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From: http://www.open.ac.uk/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