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气脱碳工艺技术研发》立项论证报告
密 级:×密★×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立项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烟气脱碳工艺技术研发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朱鹏程
项目起止日期: 2010年02月01日~2012年12月31日
项目申报日期: 2009年12月31日
目 录
一、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
(一)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4
(二)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8
(三)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8
二、需求分析 12
三、承担单位研发基础与竞争态势分析 13
(一)研发基础 13
(二)竞争态势分析 19
四、研发目标与发展思路 21
(一)研发目标 21
(二)成果形式 21
(三)技术指标 21
(四)发展思路 22
五、技术方案 22
(一)工艺流程及反应机理 22
(二)系统核心设备 25
(三)系统辅助装置 26
六、主要研发内容 28
(一)研发内容 28
(二)技术创新点 29
七、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30
八、市场前景以及技术、经济风险分析 31
(一)市场前景 31
(二)技术风险分析 32
(三)经济风险分析 33
九、研发进度及其阶段目标 33
(一)项目起止时间 33
(二)研发进度安排及其阶段目标 33
十、经费需求及其组成 35
(一)年度经费需求及组成 35
(二)阶段经费需求及组成 35
十一、研发队伍 36
十二、协作或合作单位情况 36
十三、保障措施与建议 36
(一)研发队伍 36
(二)研发投入 37
(三)条件保障 37
(四)项目管理 37
(五)协作或合作 37
(六)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37
十四、申报单位意见 38
十五、主管院(公司)意见 38
十六、集团公司业务部门评审意见 38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能源供应仍然以燃煤为主,未来的五年依然是增量趋势,其中有近80%用于火电、冶金、建材等行业。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和“后京都议定书”提议的出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温室气体控制排放作为国家目标,承担起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国际义务。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了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发展以研发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为基础,旨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明显趋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脱碳将成为烟气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预见,烟气脱碳技术将在我国快速展开,以有效降低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脱碳工程在未来几年烟气治理工作中具有越来越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在烟气脱碳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航天十一院控股的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境公司)拥有的烟气脱硫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已实现工程化应用,具有雄厚的烟气治理技术基础。环境公司将按照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导向,突破吸收塔、解吸塔等关键技术,着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低能耗的吸收法烟气脱碳工艺和系统,实现工程化应用。
可见,烟气脱碳工艺技术研发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取得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的前瞻性研发项目。
一、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发电过程是主要的CO2排放源,其在中国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接近50%。为支撑经济发展,中国电力装机迅猛增长,2008年底达到近8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总量所占比例超过四分之三。火电厂(燃煤电站)二氧化碳减排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技术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电力行业减排CO2的主要途径,包括:
调整燃料结构,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单位发电量CO2排放量;
发展安全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
其中,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最具创新性,可实现最大限度的二氧化碳减排。CCS技术包含CO2捕集、运输以及封存等一系列技术链的应用,分别简介如下:
(1)CO2捕集:分为“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三种主要技术路径和吸收/吸附法、膜分离法、纯氧/烟气再循环燃烧、改变煤气化联合循环、低温分离法等若干捕集分离工艺方法。
(2)CO2运输:一般将CO2制成流体态(气态和液态),以方便大规模运输
文档评论(0)